首页> 中文学位 >胫骨可调负重支具对胫骨干B型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胫骨可调负重支具对胫骨干B型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支具介绍

1 胫骨可调负重支具的理论基础及工作原理

1.1 理论基础

1.2 工作原理

2 主要结构组成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1 诊断标准

2.2 胫骨髓内钉固定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退出标准

3 病例分组

4 研究方法

4.1 治疗方法

4.2 疗效观察项目

4.3 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二章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结果

2 临床疗效结果

2.1 VAS评分

2.2 患肢负重情况

3 影像学结果

3.1 骨折临床愈合时间

3.2 RUST评分

4 并发症

5 结果评价

6 典型病例

第四章 讨论

1 胫骨干骨折术后早期下地负重意义

2 机械负重与骨折愈合的关系

2.1 骨折愈合基本过程

2.2 机械负重影响骨折愈合作用机制

2.3 机械负重影响骨折愈合的相关因素

3 胫骨可调负重支具对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

4 问题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应力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研制一种胫骨可调负重的支具,并观察该支具对闭合B型(AO分型)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连续收集68例闭合B型(AO分型)胫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A组和B组各34例,其中A组按胫骨干术后常规处理,B组在此基础上,术后1周,加用胫骨可调负重支具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随访过程中的VAS评分、患肢负重情况、骨折临床临床愈合所需时间、RUST(Radiographic Union Score for Tibial Fractures)评分和Johner-Wruhs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除6例病例外,其余62例病例均获得随访7~15月,平均随访11.2月;VAS评分结果示,B组在第3、6月随访的VAS评分(分别为2.52±0.80、0.87±0.62)均显著低于A组(分别为2.97±0.85、1.42±0.83),两组在第3、6月随访的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肢负重结果示,A组患者在第1、3、6个月随访的患肢负重结果分别为(44.12±17.47)%、(71.97±17.41)%和(86.36±12.45)%,B组患者的患肢负重结果分别为(53.79±11.04)%、(84.09±12.21)%和(94.35±10.63)%,A组和B组相比较,在治疗后第1、3、6个月的患肢负重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结果示,B组患者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3.32±0.70)月,明显少于A组(3.91±1.01)月;RUST评分结果示,A组患者在第1、3、6个月随访的RUST评分分别为5.35±1.37、8.67±1.14和10.33±1.08,B组患者的RUST评分分别为6.45±0.75、9.94±0.86和11.29±0.86,B组在第1、3、6个月随访的RUST评分均高于A组(均P<0.01);末次随访的Johner-Wruh评分示:A组,优19例,良12例;B组,优27例,良4例;B组的末次随访优秀率高于A组的优秀率(P<0.05)。
  结论:闭合B型胫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后早期应用该支具可减少患肢术后疼痛,加速骨痂生长,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所需时间,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满意。患者可在支具辅助下早期负重行走,该支具可作为该型胫骨干骨折术后常规的辅助治疗工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