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活血通督汤对大鼠坐骨神经切断缝合后神经修复的影响
【6h】

活血通督汤对大鼠坐骨神经切断缝合后神经修复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药品

1.3 主要实验试剂、耗材及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动物分组及处理

2.3 坐骨神经切断缝合模型的建立

2.4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的检测

2.5 取材

2.6 形态学检测

2.7 蛋白学检测

2.8 统计学方法

2.1 SFI评估的结果

2.2 小腿三头肌湿重评估的结果

3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坐骨神经中BDNF和NT-3的表达

4 坐骨神经BDNF和TrkB的免疫印迹法检测

1 周围神经生理概述

2 活血通督汤的应用依据和意义

3 活血通督汤对大鼠肢体功能恢复的效用

4 活血通督汤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机制初探

4.1 促进神经中BDNF和NT-3的表达增加

4.2 通过BDNF和TrkB间的配体受体作用途径发挥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活血通督汤对大鼠坐骨神经断裂伤修复后功能恢复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40只SD大鼠全部在麻醉下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后即原位吻合,再随机分为模型组(20只)和活血通督汤组(20只),活血通督汤组术后即开始灌服活血通督汤,2次/天,连续4周,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周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4周后取材:切取大鼠完整小腿三头肌后称重并记录;每组分别各取10只取损伤侧坐骨神经行形态学和蛋白学检测。形态学检测包括HE染色观察损伤坐骨神经的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伤侧坐骨神经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分布和表达;蛋白学检测则应用免疫印迹技术对伤侧坐骨神经中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的表达量做半定量分析。
  结果:活血通督汤组和模型组在坐骨神经切断修复术后4周内,两组的SFI均逐渐增大,提示两组功能均有恢复,但活血通督汤组SFI增大明显较模型组好(P<0.01);4周时,比较两组损伤侧小腿三头肌的湿重,活血通督汤组肌重明显大于模型组(P<0.01)。形态学表现中,HE染色可以看出活血通督汤组伤侧神经纤维较模型组致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BDNF和NT-3分布于施万细胞内,对比两组BDNF和NT-3的平均光密度值,活血通督汤组平均光密度明显大于模型组(P<0.01)。免疫印迹法检测并分析损伤侧坐骨神经中BDNF和TrkB的表达量,活血通督汤组BDNF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而活血通督汤组TrkB的表达也要高于模型组(P<0.05)。
  结论:在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并修复的基础上,应用活血通督汤有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其机制为促进坐骨神经神经纤维施万细胞中BDNF和NT-3的表达增加,并且通过BDNF-TrkB途径来发挥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