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联合冲击波对老年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针刺联合冲击波对老年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剔除和脱落的处理

1.7 研究病例的中止

2 研究步骤

2.1 资料收集

2.2 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法

3 观察疗效指标

3.2 观察项目

4 质量控制

4.1 研究对象

4.2 不良事件的处理

5 数据统计分析

2 观察结果分析

2.1 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

2.2 压顶试验引发疼痛程度分级比较

2.3 正中神经、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比较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安全性及不良事件

讨论

1 祖国传统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1.1 外因

1.2 内因

2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

3.1 针刺

3.2 艾灸

3.3 牵引

3.4 手法治疗

3.5 穴位注射治疗

3.6 中药内服治疗

3.7 中药外治治疗

3.8 西药口服治疗

3.9 针刀治疗

3.10 综合治疗

4 老年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特点

5 针刺联合冲击波在老年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用

6 针刺联合冲击波在老年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6.1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6.2 压顶试验引发的疼痛评分

6.3 F波传导速度

6.4 临床疗效

7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现状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冲击波疗法对老年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疗法的临床价值,为老年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方法:按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厦门市中医院骨一科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老年患者60例。提前使用SPSS随机数字表生成随机数字。填写随机分组卡,排序编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将编号后的卡片封存入信封。当入组患者时,打开信封,卡片上代表的分组即是此患者随机分配的组别。共治疗4周。试验组予针刺联合冲击波治疗,针刺于周一至周六进行,每日1次,每周六于针刺治疗后予行冲击波治疗。对照组予针刺+颈椎牵引治疗,针刺及牵引于周一至周六进行,每日1次。治疗前和治疗结束2天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以下方面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两组治疗前后压顶试验引发疼痛评分、两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检测、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并对所得数据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1、基线比较:对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3、压顶试验引发疼痛分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压顶试验引发疼痛分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F波速度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正中神经、尺神经的F波速度检测数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5、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研究结论:试验组(针刺联合冲击波)及对照组(针刺联合枕颌部牵引)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缓解老年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肩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通过对比两组在VAS评分上的改善情况、压顶试验引发的疼痛评分、正中神经和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测定等方面的比较,发现针刺联合冲击波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联合颈椎牵引组。该治疗方法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可在今后应用于临床,能收获满意效果。

著录项

  • 作者

    曾凡钢;

  • 作者单位

    福建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骨伤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海鹏;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681.550.5;
  •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刺疗法; 冲击波; 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