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拟扶正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6h】

自拟扶正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综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1.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自拟扶正蠲痹汤治疗脾肾阳虚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2.观察自拟扶正蠲痹汤对脾肾阳虚型RA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为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从就诊于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的RA患者中,纳入60例脾肾阳虚型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中药自拟扶正蠲痹汤汤剂与甲氨蝶呤(MTX)-羟氯喹(HCQ)口服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患者对疼痛的评价、医生对疾病活动性的综合评估、患者对疾病活动性的综合评估(AIMS)、体力功能的评价(HAQ)、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ACR20、ACR50的改善率以及总有效率。 结果:1.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RA患者的ACR20%、ACR50%改善率分别为67%和3%,总有效率70%;对照组ACR20%、ACR50%改善率分别为57%和20%,总有效率7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主要临床症状方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数、肿胀数及晨僵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两组间关节压痛数、肿胀数及晨僵时间的改善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在关节功能状态评价方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对疼痛的评价值、AIMS值及HAQ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两组间患者对疼痛的评价值、AIMS值及HAQ指数的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4.在实验室指标方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两组间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的降低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5.不良反应方面,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仅观察到1例胃部不适,为轻微不良反应,未观察到肝肾损害及白细胞降低等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观察到肝功能损害者1例,白细胞降低1例,经对症处理后改善,坚持用药。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自拟扶正蠲痹汤对于脾肾阳虚型RA患者具有肯定的疗效,能够改善症状、关节功能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