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徐渭的自我观及对其文学思想的影响
【6h】

论徐渭的自我观及对其文学思想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引言

一徐渭自我观的来源

二徐渭自我观的内涵

三徐渭自我观对其文学思想的影响

四徐渭自我观的发展与其文学思想的演变

五徐渭自我观及其文学思想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一近二十年徐渭研究综述

附录二徐渭习画时间小结

展开▼

摘要

本文运用中国文学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结合徐渭的人格心态及其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和创作成果,动态地描述了徐渭的自我观及对其文学思想的影响。徐渭的自我观来源于社会思潮(王学兴起)的影响和个人际遇(坎坷的人生、杰出的才华和精神疾病的折磨)的交互影响。徐渭的自我观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其内涵由内向外,可分为自我性情与自我个性、自残与自虐、自我才气与自我声誉、自我意识与自我价值。徐渭的自我观是其文学思想的主导因素。在他的自我观影响下,徐渭的文学思想的核心是“师心”。徐渭的人生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下求索期、生死劫难期和与世沉浮期。在每一个阶段,他的自我观及其主要内涵、文学思想都有显著的阶段性的特色。上下求索期,其自我观为真我,主要内涵为自我价值,文学创作风格主要体现为刚健、典雅。生死劫难期,其自我观为羁人,主要内涵为自残与自虐,文学创作风格主要体现为躁动、愤激。与世沉浮期,其自我观为畸人,主要内涵为自我性情与自我个性,文学创作风格主要体现为颓放。徐渭的自我观及其文学思想,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徐渭深受唐顺之的影响,但徐渭人生中后期的躁动、颓放放弃了唐顺之所坚守的儒家价值规范。公安派领袖袁宏道继承了徐渭的文学思想,把徐渭文学思想中的病态、颓放作为了自觉的审美追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