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推广校园网络应用提高教师合作与交流能力
【6h】

推广校园网络应用提高教师合作与交流能力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2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1.3研究的意义

1.3.1理论意义

1.3.2实践意义

1.4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教育实践

1.5研究问题的界定

1.6实验假说

第2章合作与交流能力概述

2.1合作的概念

2.2交流的概念

2.3教师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4合作与交流能力的表现

2.4.1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4.2表现在教研活动中的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4.3表现在现代教育空间的网络合作与交流

第3章研究设计与实施

3.1实验学校现状

3.2研究对象

3.3研究过程

3.3.1研究方案

3.3.2研究的材料与工具

3.3.3基本实验流程

3.3.4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第4章研究结果与分析

4.1问卷调查结果

4.2总体结果分析

4.3实验结果分项研究

4.3.1学生对教师能力的认可与教师自身评测的差异

4.3.2教师合作与交流能力在不同科类中的差异

4.3.3教师合作与交流能力在不同性别中的差异

第5章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5.3本课题的局限性

5.4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教师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是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的一部分,是衡量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提高教师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是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笔者在概述教师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推广校园网络应用,是促进教师合作与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意义,并对国内针对本课题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第二部分,笔者详细分析了“合作与交流”能力和教师工作的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专家、教育领导者等之间的关系,构成教师“合作与交流”能力在教师生涯的直观表现。 第三部分,实验实施阶段,采用实验法进行前后调查量表评测,得到实验的原始数据。 第四部分,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相关性分析,发现教师“合作与交流”能力的提高与推广校园网络应用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 第五部分,文章的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并给广大的教师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注意事项。同时发现在推广校园网络应用,促进教师合作与交流能力的过程中,不同科类以及不同性别教师之间的存在较大差异。在结尾处对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做出了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