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剩余收益分配理论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分析
【6h】

剩余收益分配理论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序言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范围及目标

(四)研究的思路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相关理论回顾

(一)传统的收益分配模式简述

1、相关概念界定

2、传统收益分配理论回顾

(二)传统收益分配模式的现实性和理论基础

1、净利润作为收益分配客体的现实性和理论支持

2、财务资本所有者作为收益分配主体的现实性和理论支持

(三)知识经济时代下传统收益分配理论的局限性

1、净利润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局限性

2、财务资本所有者独享剩余收益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局限性

二、剩余收益分享制

(一)收益分配的客体界定

(二)收益分配的主体界定

1、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

2、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具体分类

三、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益分配模式探讨

(一)剩余收益分享方式介绍

1、奖金

2、虚拟股票和股票增值权

3、股票奖励

4、期权

5、经理股票期权

6、员工持股计划

(二)剩余收益分享方式的比较

(三)关于剩余收益分享的基本思路

1、绩效年薪制

2、增加值收益索取模式

四、发达国家剩余收益分享模式介绍

(一)收益分享机制在美国的运用

(二)收益分享机制在西欧的运用

(三)收益分享机制在日本的运用

五、我国国有企业中剩余收益分配模式探讨

(一)我国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制度的演变历史

(二)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享的现状及案例研究

(三)我国企业中剩余收益分享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股票期权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员工持股计划存在问题及建议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论文通过对现有的相关文献和著作说明传统收益分配方式形成的理论基础以及在工业经济时代下存在的现实性。然后以知识经济环境为前提,从收益分配的主客体入手,分析传统的收益分配模式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的局限性,分析传统的收益分配模式中客体(净利润)和主体(财务资本所有者)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应做的转化。从而给出剩余收益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给出人力资本产权的定义并分析其产权特征,并提出对收益分配主客体的界定。在此基础上,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具体方式加以了介绍,分析各种方式的内容、特点、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它们进行比较。最后用案例说明西方、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的主要收益分配模式,并结合案例介绍我国企业中采用的收益分配模式,分析我国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益分配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力求对实践有所裨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