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会计所得与计税所得会计处理方法比较分析
【6h】

企业会计所得与计税所得会计处理方法比较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我国会计制度发展的背景

二、我国税收制度发展的背景

三、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会计和税收制度影响的背景

一、税法与会计制度适度分离的必然性

二、尽可能减少税法与会计差异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会计收入与计税收入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

一、商品销售收入确认和计量方法的对比分析及会计处理

二、劳务收入

三、建造合同收入

第四部分会计所得与计税所得差异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一、企业发生的销售退回涉及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二、企业有关资产捐赠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的会计体制改革和税收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一系列税收法律法规的完善,应税所得与会计所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差异,由此要求企业纳税时,必须在会计收益的基础上进行必要调整,以保证合理准确地计算企业的应税所得。对于经济业务的发生,如何计税按税法规定办理,如何核算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办理。而会计制度与税法存在哪些方面的差异、对差异如何进行纳税调整是正确确定应税所得的关键。本文简要分析会计制度与税法产生的差异原因,提出应税所得与会计所得之间的差异进行纳税调整的方法和程序,其处理原则为: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按照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规定的确认、计量标准核算,如与和税法不一致,不调整会计账薄记录和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企业在计量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直接调增或调减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因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在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计算的利润额(即“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下同)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与税法规定就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和计量等的差异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因收益、费用存在的差异项目很多,本文仅对销售收入、应税劳务、建造合同、销售退回、资产捐赠等五方面进行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