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智能手机消费选择行为研究
【6h】

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智能手机消费选择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智能手机的概念与特征

1.1.2 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

1.1.3 中国智能手机的发展现状

1.1.4 国内几大智能手机企业介绍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创新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创新

1.4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本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智能手机选择行为的相关理论

2.1.1 消费者行为理论

2.1.2 消费者选择理论

2.1.3 效用理论

2.1.4 离散选择理论

2.2 智能手机消费选择的相关研究

2.2.1 消费者智能手机使用意愿研究

2.2.2 消费者智能手机的选择行为研究

2.3 本文的研究探索方向

2.3.1 智能手机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2.3.2 研究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数据描述

3.1 研究框架与自变量的选择

3.1.1 研究框架

3.1.2 自变量的选择

3.2 模型构建与数据的收集、变量的测度

3.2.1 智能手机选择模型构建

3.2.2 数据的获取与收集

3.3 样本的描述统计分析

3.3.1 消费者个人特征

3.3.2 产品属性统计

3.3.3 品牌测量统计

3.3.4 其他因素统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型估计及数据分析

4.1 品牌来源国选择的实证研究

4.1.1 品牌来源国的选择研究的模型估计

4.1.2 结果与简要分析

4.2 档次选择的实证研究

4.2.1 档次选择研究的模型估计

4.2.2 结果与简要分析

4.3 具体产品选择的实证研究

4.3.1 具体产品选择研究的模型估计

4.3.2 结果及简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中外品牌选择研究的结论

5.1.2 档次选择研究的结论

5.1.3 具体产品选择研究的结论

5.2 营销策略建议

5.3 研究局限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样表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成果

展开▼

摘要

智能手机产品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近几年,我国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2012年,我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在我国智能手机市场上,国外品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国内品牌的主要市场为低端市场,市场收益低,品牌形象较差。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多个国产品牌开始向中高端市场进发,推出了多款高性能、价格实惠的智能手机,试图以高性价比吸引消费者,但是市场反应平平。
   到底哪些因素影响着消费者在面对众多品牌、不同型号的智能手机时的选择行为?是不是手机的配置越高,功能越丰富,消费者购买热情就越强烈?到底是来自消费者自身、产品性能还是其他因素在发挥着作用呢?不同因素的变动对企业的市场份额会产生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是不以价格为唯一竞争维度的智能手机生产厂家真正关心的问题。这也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意义所在。
   本研究中,将智能手机消费者行为划分为三类选择行为:品牌来源国的选择、档次的选择、具体产品的选择。在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的选择上,主要从消费者个人特征、产品属性、品牌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四方面出发,分别研究不同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了解了不同消费者的智能手机选择行为,对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进一步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被调查者的性别和学历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产品属性方面,我们发现,智能手机之间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通过对品牌因素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消费者对国外片品牌感知明显好于国内品牌。渠道方面,虽然线上渠道发展迅猛,但是仍主要以线下渠道为主。促销活动方面,大多数消费者在选购智能手机时,参加了促销活动。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影响作用和方向,本研究运用了logit技术,分别研究了消费者的品牌来源国选择行为、档次选择行为、具体产品的选择行为三方面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多次试验,得到三个最终模型。通过对三个模型的运行结果的比较,我们发现,在影响消费者智能手机选择行为时,消费者个人特征方面,来自消费者的收入以及年龄方面的影响作用较为显著;在产品属性方面,硬件配置方面的影响作用较小,主要影响因素来源产品的美学设计;品牌因素方面,品牌的知觉品质以及品牌的知名度影响较为显著;渠道和促销两方面的因素在消费者选择行为中都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
   最后,根据目前智能手机企业采取的营销策略,再结本研究的发现,提出本文的营销策略建议:第一,市场定位上,重视老年市场;第二,产品设计上,对产品属性进行加减,有针对性提升产品性能;第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最后是加强线下渠道建设,并且慎用促销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