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生态消费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
【6h】

我国生态消费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2 生态消费内涵及理论概述

2.1 生态消费的定义

2.2 相关概念及区分

2.2.1 生态消费与适度消费

2.2.2 生态消费与绿色消费

2.2.3 生态消费与可持续消费

2.3 生态消费理论概述

2.3.1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消费思想

2.3.2 西方经济学生态消费理论

2.4 相关评价指标体系梳理

2.4.1 生态足迹

2.4.2 绿色消费指数

2.4.3 生态消费力

2.4.4 各类消费评价指标体系

3 我国生态消费发展的评价

3.1 生态消费评价体系构建

3.1.1 评价指标构建架构

3.1.2 评价指标构建过程

3.2 我国生态消费发展现状

3.1.1 数据的来源与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2.2 国内生态消费现状评价结果分析

3.3 影响我国生态消费的因素

3.3.1 消费主体因素

3.3.2 消费客体因素

3.3.3 消费社会环境因素

4 生态消费的经济学分析

4.1 生态消费的经济效益

4.1.1 生态消费的经济效益

4.1.2 生态市场困境的分析

4.2 生态消费的经济意义

4.2.1 生态消费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

4.2.2 生态消费有益消费结构的合理

5 国内外生态消费发展经验对比借鉴

5.1 发达国家发挥社会各界力量

5.2 国内生态消费参与方作用

6 我国生态消费提升途径

6.1 意识层面的提升

6.1.1 培养生态消费意识

6.1.2 加强生态消费教育

6.1.3 培育生态消费文化

6.2 制度层面的强化

6.2.1 完善生态消费的相关立法

6.2.2 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6.2.3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

6.3 科技层面的支持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人类消费欲望在工业革命得以解放,消费主义盛行却使得生态遭到破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质满足的同时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以及体验到以坏境为代价的发展给人类带来恶果的现实,人们迫切呼唤树立生态消费意识,培养生态消费文化,加强生态消费教育。我国现行的经济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将消费放在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一位上,同时适应新常态的要求使得生态消费成为国内消费发展的最优可选道路。
  本文在综述及分析国内外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消费的切入点,并独立定义生态消费及分析其与相关概念的共性和区别,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消费思想、西方经济学生态消费理论的分析阐述,奠定了生态消费适用的理论基础。接着通过对国内外现有评价消费的指标的叙述,如生态足迹、绿色经济指标中的绿色消费指标、循环消费评价体系、可持续消费评价体系等,分析其原理和方法,借鉴后建立适用于评价我国生态消费现状的指标体系。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平衡、环境资源保护等各方面选取相应的层次指标来评价国内现状,发现现存的问题的,只有从数据定量的分析,才能更加深刻的把握生态消费的规律与发展趋势,从而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消费政策和计划提供理论依据,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然后通过分析影响生态消费的因素,消费主体、消费客体以及消费社会环境因素,接着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生态消费的经济学效益与经济学意义,再通过对国内外发展生态消费的依靠力量的对比分析,即消费者、非政府机构、政府和企业在生态消费发展的过程中的作用,得出借鉴意义,在最后一章提出提升我国生态消费的路径长远从意识层面、制度层面、科技层面上分别对我过生态消费提升路径进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