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上海市外贸的影响研究
【6h】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上海市外贸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的创新与不足

1.3.1 主要创新

1.3.2 本文的不足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跨境贸易结算中货币选择的相关理论综述

2.1.1 基于交易成本角度的货币选择理论

2.1.2 基于厂商利润目标最大化角度的货币选择理论

2.2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对外贸易

2.2.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定义

2.2.2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外贸的影响

3 上海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3.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历程及原因

3.1.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早期

3.1.2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启动初期

3.1.3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全面扩大期

3.1.4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迅速的原因

3.2 上海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现状

3.2.1 上海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

3.2.2 上海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参与主体

3.3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外贸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3.3.1 完善跨境贸易的宏观经济环境

3.3.2 推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

3.3.3 提升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地位

4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上海市外贸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4.2 VAR模型的建立

4.2.1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2.2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4.2.3 方差分解分析

4.3 结论

5 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5.1 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建议

5.1.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重点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地位

5.1.2 持续推进国内金融体系的改革建设

5.1.3 努力扩宽境外人民币的回流通道

5.1.4 加快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

5.2 国内商业银行层面的政策建议

5.3 外贸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5.3.1 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议价能力

5.3.2 外贸企业应提升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意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进以及中国自贸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我国贸易往来合作伙伴日益增多。然而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美元、欧元等国际结算货币汇率波动剧烈,企业要求直接采用汇率相对较为稳定的人民币充当国际结算货币的呼声愈发旺盛。200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联合正式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自试点后该业务规模呈指数式增长。作为国内首批试点城市的上海,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迅猛,相应经验较为丰富。
  近几年,有关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研究日益增多,但目前大多数现有的研究均以规范分析为主,采用实证模型分析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相关研究很少。本文将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以上海市为例,具体探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对外贸的影响。首先从货币交易成本和厂商利润最大化角度梳理跨境贸易结算中货币选择理论,详细阐述有关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外贸影响的相关文献。再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原因,从业务规模和参与企业、银行数量方面具体阐述上海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现状。随后本文利用2010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三季度的上海市进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上海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额作为研究变量,分别建立VAR模型,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方法具体衡量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上海市进出口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海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和上海市进口、出口以及进出口规模之间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上海市进口、出口以及进出口规模的Granger原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分别对上海市进口、出口以及进出口规模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其对上海市进口规模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并且随着该业务的发展这样的促进作用愈发明显。
  最后,结合分析结果,从国家、国内商业银行和外贸企业三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科学合理地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进而促进对外贸易事业的繁荣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