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京副中心建设对城市蔓延的作用研究
【6h】

北京副中心建设对城市蔓延的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和总体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基本概念

2.2 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2.3 郊区化与城市蔓延辨析

2.4 城市蔓延的调控理论

第3章 发达国家郊区建设经验借鉴

3.1 法国大巴黎都市区的郊区

3.2 英国控制郊区发展的关键政策和法规

3.3 发达国家郊区建设的经验总结

第4章 基于城市蔓延调控视角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实证研究

4.1 副中心建设的实质和意义——副中心建设的双重使命

4.2 通州区产业发展优势

4.3 通州区发展与城市副中心定位的差距分析

4.4 通州区城市蔓延问题的隐忧

4.5 通州区新城规划不利于遏制城市蔓延

第5章 基于城市蔓延调控视角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思路探讨

5.1 建设紧凑新城,严控城市蔓延

5.2 发挥乡镇城市功能,避免复制城市中心城市病

结论和展望

研究的主要结论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北京市已经进入了高度城市化阶段,高度拥挤和膨胀的城市中心引发了一系列城市病,疏散化成为了北京市未来发展的趋势。《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和降低中心城人口比重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了顺应这种趋势的重点工程。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空间战略转变的重大举措,其实质是疏解城市中心区城市功能,缓解北京的城市病;其目标是在北京市外围建立独立发展,功能完备的区域中心;其意义是重塑北京市空间结构,促进北京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纵观世界大城市地区的郊区建设经验,大城市地区的疏散形式可分为蔓延式和跳跃式,而根据疏散时序又可分为居住引导的疏散化和产业引导的疏散化,北京市的城市蔓延问题实际上由于居住郊区化的滞后,导致中心城功能集中且疏解缓慢,城市外围蔓延式连片扩张造成的,因此我们不应因城市蔓延问题否定疏散化的客观趋势,北京的发展需要寻求新的疏散化道路。
  通州区因其良好的区位和发展基础,成为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但是通州区的发展现状仍然离城市副中心的建设要求差距较大,通州区产业发展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职住不平衡等问题已经造成城市蔓延问题初现,而通州区现行的新城规划范围仅为副中心核心区的155平方公里,严重落后于通州区全域纳入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实际,极有可能再次造成无序发展。若要顺利完成城市副中心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任务,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扩展城市发展空间,将小城镇纳入到城市建设体系之中,使小城镇适当的承担城市功能,只有如此才能提升通州区作为城市副中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空间,才能在通州区本身不出现城市病的情况下,缓解城市中心的城市病,改善北京城市蔓延式扩张的发展现状。
  本文围绕着通州区在建设城市副中心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自身产生城市病和更好的完成非首都功能疏解,缓解城市中心城市病这一问题,展开了对通州区的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①乡镇建设可以提高城市副中心承载能力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强城市副中心建设在缓解城市病方面的能力,逐步改善北京市蔓延式扩张的现状;
  ②乡镇建设是城市蔓延治理的重要手段,形成以中小城镇为主的区域空间发展格局,可以避免在城市副中心内部出现城市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