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诗中的茶道

摘要

我国的茶道萌芽于西晋时期,杜育的《荈赋》中最后两句为"调神和内,倦解慵除".所谓"调神和内",就是说饮茶可以调解精神,和谐内心.这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有关茶道精神的表达.在唐代茶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他在历史上第一次将品茶划分了三个层次:涤昏寐、清我神、便得道。此后的卢仝,在他的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名《七碗茶歌》)中生动地描绘了品茶的七个层次。此诗与皎然的茶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将唐代的品茶之道升华到一个更高层次,丰富、深化了茶道的内涵。能够从理性的角度对茶道精神进行概括的是晚唐时期的刘贞亮。他将茶赐予人们的功德称为茶德并归纳为十项,被称之为《茶十德》。这可视为唐代茶道精神的最高概括,也与今天茶文化学界对茶道精神的阐述相当接近,在1100多年前的唐代,对茶道就有这样深刻的认识,确实是相当不容易的,唐代被人们誉为中国茶文化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也不是偶然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