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山东两次夏季大范围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

山东两次夏季大范围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雷达资料、1.0°×1.0°NCEP再分析资料,针对影响山东的2007年7月18日和2011年7月2日两次全省性大范围夏季暴雨天气过程,通过从水汽输送、动力结构、大气稳定度和雷达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控制华南地区,其脊线在22°~25°N附近,东北和华南同时存在低涡或闭合低压环流,且有低层有西南暖湿急流建立时,山东易有全区性暴雨。水汽输送和辐合强弱与暴雨范围都有密切关系,两者都可以成为造成强降水的主要因素。大气的温湿条件是中尺度系统产生暴雨的首要前提,θse反映大气的温湿状况,K指数是反映中低层稳定度和湿度条件的综合指标,两者都不能独立的预测暴雨落区,但两者的重叠区加以850hPa切变线前低层气流辐合区相辅助,就可以对暴雨的落区进行预测。降水强度不但受大气不稳定度影响,动力触发更可能是引发强降水的关键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