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江淮持续性暴雨中期海温信号的初析和模拟

江淮持续性暴雨中期海温信号的初析和模拟

摘要

本文根据海温场与降水场的相关和合成分析来初步筛选江淮持续性降水中期海温信号,发现赤道印度洋与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是最强最稳定的江淮持续性降水中期海温信号的聚集区。之后根据该信号关键区海温与后期环流场的相关分析与持续性降水个例的合成分析,初步探究了其对江淮持续性暴雨的影响机制,印度洋信号区正海温异常导致热带印度洋西部低空气压偏低,高度场负异常范围至30°S,使原马斯克林高压偏弱,越赤道气流也偏弱,随印度洋海温信号影响时间的延续,热带印度洋西部低空高度场的负异常减弱,对马斯克林高压的影响也随之减弱消失。印度洋信号区海温正异常同时有利于赤道印度洋西部低层辐合增强,对流发展,而印度半岛孟加拉湾和中南半岛气压偏高,季风槽偏弱;印度洋信号区正海温异常可使30°N以南的西太平洋上出现高压异常;印度半岛至中南半岛的低空高压异常与西太平洋的高压异常相向发展,在南海至菲律宾以东的热带西太平洋上会合,使此处高压异常迅速发展扩大,引起副热带高压在其气候平均脊南侧加强,副高偏南,并在100°E—160°E之间形成从低纬到高纬“+、-、+”的经向遥相关波列,有利于江淮持续性降水发展。应用RegCM3,模拟了海温对1991年江淮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影响,模拟实验较好的体现了印度洋海温信号与江淮持续性降水的正相关。+SSTA实验中,印度洋海温异常通过海气耦合作用在印度半岛孟加拉湾强迫出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印度季风偏弱,后期副高脊线偏南,有利于江淮持续性的强水汽辐合,增强江淮持续性降水;-SSTA实验反之。所得结果从海温角度确证了汤燕冰等人对持续性暴雨研究的某些结论,并进一步揭示了海温对江淮持续性暴雨的影响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