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中国干旱气象科学试验计划

中国干旱气象科学试验计划

摘要

中国是全球干旱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的70%,其中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达50%.干旱灾害是我国居于首位的主要气象灾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干旱灾害呈现出发生频率增高、持续时间加长、影响范围扩大、因灾损失加重等特点,同时还表现出在我国北方干旱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南方湿润地区干旱灾害也频繁发生的特征.鉴于此,开展干旱气象科学试验研究,揭示我国重大干旱灾害发生发展的新特征和动力学机制,研究并深入认识大气、水、生物等圈层间干旱形成和影响的互馈机制,深入揭示大气干旱与农业、水文、生态等类型干旱灾害之间的关系.发展以数值模式(区域干旱监测预测模式、陆面模式、水文模式等)为核心的干旱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提升重大干旱灾害的影响评估、特别是风险评估的技术能力.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战略意义;深入研究其对粮食和水资源和生态安全的影响、风险与对策,关系到我国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本“计划”将围绕“中国干旱形成机理、监测、预测、适应对策”这一核心科学问题,重点解决以下关键科学问题:1、形成机制:造成重大干旱的大气环流异常主要驱动因子及其变化特征、动力学机制和区域性差异.2、致灾机理:从大气干旱发生到灾害形成的机理、过程特征及其定量表述,干旱灾害形成的陆-气相互作用物理过程和互反馈机制.3、关键技术:1)改进模式中干旱过程的表征和参数化,实现对干旱过程中大气-土壤-植被之间水分和能量循环的准确描述,减少干旱监测和预测的不确定性;2)干旱监测指数的区域适用性和适用性.4、干旱气候变化:重大干旱的演变特征、未来发展趋势及其重现规律.5、数据支撑:多源干旱综合观测资料再分析技术及其应用和共享机制.“计划”的总体目标:为干旱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科学认识和理论基础,提高重大干旱灾害的可预测性及其监测的准确性,为我国干旱气象观测网合理布局以及干旱气象服务的创新性提供科学参考.科学目标:1、揭示我国重大干旱灾害发生发展的新特征和动力学机制.2、研究并深入认识大气、水、生物等圈层间干旱形成和影响的互馈机制.3、深入揭示大气干旱与农业、水文、生态等类型干旱灾害之间的关系.业务技术目标:1、发展以数值模式(区域干旱监测预测模式、陆面模式、水文模式等)为核心的干旱灾害监测、预警技术.2、提升重大干旱灾害的影响评估、特别是风险评估的技术能力.3、建立卫星遥感—地面干旱综合观测资料再分析及其应用技术平台.4、为我国干旱气象综合观测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按四大类,六大项,若干个重点研究方向与优先主题设计.其中四大类包括干旱形成机理研究、监测研究、预测研究和适应应对与数据库.六大项包括重大干旱事件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大气环流异常驱动因子、气象干旱致灾过程和机理的研究、气象干旱监测预警技术及干旱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建设、气象干旱预测关键技术及早期预警系统研发、干旱灾前风险评估和灾后影响评估技术、干旱的适应与应对技术及多源干旱综合数据库共享系统.“计划”框架内容包括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总体目标、试验研究计划设计框架、观测试验、科学研究、预研究项目、计划实施进度、经费来源及相关项目申报计划、组织形式、实施条件和科学研究基础、保障措施等十二部分.拟通过国家立项,专项经费支持;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科技部修缮项目; 国家科技部和基金委有关项目; 国家发改委“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部门外有关单位通过有关干旱气象研究项目参加等途径申请经费.“计划”实施年限为十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