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浅析

摘要

假肢是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为弥补截肢者或肢体不全者缺损的肢体而专门设计制造和安装的人工假体,用于代替整体或部分缺失或缺陷的体外使用装置,使他们恢复或重建一定的生活自理、工作和社交能力.假肢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孕育而生的,一门专业性强、应用范围广的多学科交叉科学.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了解剖学、运动学、心理学、假肢处方、假肢标准、康复训练等多个方面.近年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假肢学在基础理论、结构设计、新型材料应用、制造和配置工艺等方面发展较快.本文针对假肢技术课程的具体特点,从教学理念、兴趣培养、理论与实训相结合、丰富学生知识面等环节着手,探讨了几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总之,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前提,以“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注重理论知识传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创新思维培养”的理念,已成为假肢技术课程教学方向和目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