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学会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 >不被“整合”的向心力——民族走廊“国家化”研究

不被“整合”的向心力——民族走廊“国家化”研究

摘要

传统中国社会所具有的整合性主要表现为:地区组织与国家制度、地方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成为相互交织渗透的一体两面。然而,民族走廊历史发展进程及空间结构显然并未沿着一种预期的整合模式,中原王朝推行的羁縻制度、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等重大制度和事件,在"内地化"或者"汉化"模式下展开,以期经历这些制度与事件,作为"异域"的民族走廊,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华夏的"中国"。此类想法显然过于简单,因为中国不是一个同质的整体。民族走廊历史上存在多个有自己文字、礼仪与政治架构的王权及部落,中原王朝的户籍制度、礼仪规范等国家统治与社会整合方式对其影响较小,它们保持着不易改变的风习。然而,异质性较强的走廊文化并未影响到它千百年来形成的地方认同与国家认同。历史上,边远民族跨越万水千山阻隔表达慕义归化之情,学习并效仿中原文明;在对外关系中,民族走廊的"国际走廊"属性是促成中华民族内部大认同的最根本的外部因素;此外,少数民族意识中民族间同源异流的观念,及其创世史诗中中华各民族同根共祖的意识,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动力,使得民族走廊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并最终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