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足细胞抗体在原发性膜性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抗足细胞抗体在国人IM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将来非创诊断IMN提供依据.方法:1、选取于我院肾内科住院的患者经皮肾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MN和IgA肾病的患者(两种疾病均除外继发因素),收集患者静脉血液,离心机以3000r/min低温离心5min分离血清,保存于-70℃冰箱备用。2、选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21只,实验动物均饲养于标准环境,自然昼夜节律,自由饮水、进食。适应饲养1周后,两次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试纸条法),两次尿红细胞计数阴性(定量尿沉渣计数法),应用于实验。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7只)。3、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临床一般资料为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为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结果:1、注射MN患者血清后,24h尿蛋白定量逐渐升高,第四周开始,注射MN血清组白兔尿蛋白(g/24h)显著高于注射IgA肾病血清组及正常健康人血清组(1.15±0.22比0.29±0.69,0.38±1.46,均P<0.01)。2、血清肌酐(μmol/L)在注射MN血清组(80.86±4.83)与注射IgA肾病血清组(77.94±4.58)和正常健康人血清组(81.01±5.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浆白蛋白(g/L)自第四周开始下降,注射MN血清组(12.43±0.64)与注射血清前(13.8±0.85)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血白蛋白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第八周,注射IgA肾病血清组(13.51±0.57)和正常健康人血清组(13.49±0.41)均高于注射MN血清组(10.4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兔肾脏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显示注射MN患者血清后IgG呈细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光镜显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未见钉突形成,电镜显示肾小球足突融合,上皮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B组和C组肾小球未见明显病变。结论:1、成功建立了一个新西兰白兔MN模型,具有典型的MN的病理和临床特征。2、国人中IMN患者的血液中存在抗足细胞抗体,是IMN的主要病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