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玉米生产循环波动研究

摘要

本文采用剩余法研究河南省玉米生产循环波动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0年河南省玉米生产经历了1985~1992年、1993~2003年2个古典型循环波动,波动幅度分别为0.28、0.20,波动幅度较大。由研究可知,河南省玉米生产循环波动的优点是;周期长度较为稳定,平均每8一11年为一个波动周期,利于对下一个生产周期波动所处阶段的预测。缺点是:周期波动幅度较大,收缩期历经的时间相对较长。经研究得出:玉米单产是影响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直接因素,政府宏观政策调控、玉米市场的供需状况、气候条件和生产技术等是影响产量波动的间接因素。此外,在对玉米生产波动未完全形成的周期的观察中,2010年玉米播种面积趋于稳定,玉米单产的波动已经开始有明显的下降,要实现河南省玉米生产的稳产、增产就要在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清况下,稳定玉米单产水平。rn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第一,继续发挥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职能,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增加对玉米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力度。当市场价格较低时,政府可采用以最低价格收购政策,以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和种粮积极性。第二,加大玉米种植的规模优势,鼓励组建粮食生产合作社,增加对种植大户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率先提高具有规模优势区域的玉米单产水平。第三,针对受灾严重区域,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抗灾稳产能力。第四,结合河南省各地实际种植条件与市场需求,大力推广发展饲料专用玉米(高赖氨酸玉米),定向发展淀粉和发酵工业用玉米(高淀粉玉米),积极发展鲜食玉米(甜、糯玉米)和植物油玉米(高油玉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