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青岛市第十六届学术年会 >化疗周期对DC/CIK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的影响

化疗周期对DC/CIK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的影响

摘要

研究化疗周期对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效果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11月内一科收治的124例化疗后接受DC/CIK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按实际化疗周期分为2周期化疗组(43例)、3周期化疗组(40例)、4周期化疗组(41例).3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化疗方案相近.所有患者均在化疗后1~3个月内接受免疫细胞治疗.DC/CIK治疗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PD-1的表达.免疫细胞治疗完成后4周,参照RECIST标准和NCI-CTCAE4.0标准评价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根据卡氏(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QOL)变化.结果发现,4周期化疗组PD-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2、3周期化疗组(34.65%±3.29vs13.94%±2.89和25.88±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周期化疗组治疗的客观反应率(ORR)27.91%显著高于4周期化疗组(9.75%)(P<0.05).2周期化疗组疾病控制率(DCR)34.88%显著高于4周期化疗组(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期化疗组QOL改善率55.81%,显著高于3周期化疗(32.50%)、4周期化疗组(21.95%)(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3~4级不良反应.化疗周期数可降低DC/CIK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化疗周期数越多病人取得DC-CIK细胞治疗的近期临床获益越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