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青年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青年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青年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方法:连续选取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明确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卒中后抑郁的严重程度;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青年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 结果:(1)最终纳入214名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84例(39.25%)发生卒中后抑郁,男性29例(34.52%),女性55例(65.48%).按照HAMD评分,分为轻度抑郁54例(64.29%),中度抑郁26例(30.95%),重度抑郁4例(4.7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36~45岁)、女性、未婚、抑郁症史、社会家庭环境紧张、文化程度低、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中病程(2周~1月)、左侧病灶是影响青年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青年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轻度抑郁最多,中度抑郁次之,重度抑郁最少,大部分为轻中度抑郁,青年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评估危险因素可以识别青年卒中后抑郁的高危人群,以便早期干预,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