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 >胎儿囊性淋巴管瘤的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

胎儿囊性淋巴管瘤的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产前MRI诊断胎儿囊性淋巴管瘤的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产后证实的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4月5例经超声检测怀疑淋巴管瘤并有完整资料的常规MRI图像,总结其MRI图像特点及诊断价值。孕妇年龄24~30岁,平均26.5岁。孕龄33周+5~38周+1,平均35周+4。其中4例胎儿颈部囊性包块患者,经产后证实均属于囊性淋巴管瘤。1例MRI诊断为囊性病变,不除外畸胎瘤或脊膜膨出,经产后病例证实为骶尾部畸胎瘤。MR检查使用Philips 1.5T超导型磁共振,应用Sense技术,T1WI、T2WI序列,再根据胎儿在官腔的体位行胎儿病变部位矢状面、冠状面、轴面扫描。由两位经验丰富且不知道手术与病理结果的放射科医师进行诊断。而手术与病理结果作为参照标准来证实磁共振成像的准确性与一致性。总结MRI图像特点并分析:MRI图像显示病变部位,T1W、T2W信号,病灶形态,大小,其内分隔,与相邻组织位置关系等。 结果:胎儿淋巴管瘤MRI主要表现:囊状长T1、长T2信号影,其中可有分隔,呈多囊状表现,信号均匀或不均匀,瘤体大小不等,直径在1.0~10.6cm,病变部位以颈侧部多见。以单侧多见,体积一般较大,本组病例中最大为10.6cm,向上可达颌下间隙、甚至颞部,向下达下纵隔,向外达腋窝。其中1例为典型特征,即沿疏松组织间隙呈"爬行性生长”,其形态与局部间隙往往相吻合,周围肌肉或脂肪等组织机构清晰。2例由于颈部组织比较疏松,故肿块体积较大者,张力高,范围广,边界欠清,并压迫邻近结构。推压颈部血管及气管、纵隔等移位。本组第1例可见羊水过多。(其中2例病例有分隔,2例病例病变内部信号不均匀,2例较大病变病例压迫气管)。1例畸胎瘤因MRI表现不典型,考虑为骶尾部淋巴管瘤可能性大,与病理结果不一致。 结论:产前MRI检查对胎儿淋巴管瘤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MRI能明确诊断胎儿淋巴管瘤及指导遗传咨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