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与抑郁障碍

摘要

睡眠-觉醒状态的平衡对于脑的高效信息处理、正常认知和情绪的维持、脑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睡眠紊乱会导致个体抑郁、易怒及冲动性增加,增加药物及酒精等物质滥用的风险.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会出现失眠、噩梦和易醒等睡眠异常,伴随情绪的易激惹,使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可以改善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研究发现,慢性失眠的患者往往存在抑郁情绪、易激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情绪、认知和社交等生活的多方面功能.由此可见,睡眠对于情绪的调节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既往研究结果认为,失眠和抑郁障碍互相影响:失眠是抑郁症发病的明确预测和危险因素,失眠患者出现抑郁的几率高达20%;而高达80%的抑郁症患者有入睡困难和维持睡眠困难的失眠症状,且基线抑郁的患者在后期出现失眠症状的风险更高。目前观点认为,昼夜节律系统对于调节人类的睡眠-觉醒周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影响单胺类神经信号通路、免疫功能、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神经发生等过程而引起情绪的改变甚至破坏其正常调控,导致情绪障碍的发生。通过寻找改善昼夜节律系统的药物靶点也将是临床上治疗情绪障碍的一个突破口。然而,睡眠调节情绪的确切神经机制及睡眠紊乱与情感障碍的因果关系还有待探索。本专题报告将重点回顾睡眠-觉醒周期对于情绪的调节和睡眠紊乱影响情绪障碍的发生,简要介绍相关概念和主要研究进展,探讨动物或者人体研究发现对于理解睡眠调节情绪的功能和相关机制以及寻找并开发相关治疗手段的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