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556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及流行特点分析

556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及流行特点分析

摘要

本课题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住院的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的55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组:0岁-1岁组62例,1岁-3岁组152例,3岁-6岁组228例,6岁-14岁组114例.按照大连的气候特点将春季定为每年3月末、4月、5月,夏季定为6月、7月、8月,秋季定为9月、10月、11月初,冬季定为11月、12月、1月、2月.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鉴定:结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综合进行判定.辅助检查包括外周血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病原学检查:咽拭子检查及选择性的采集患儿血液或痰液(采取无菌操作负压吸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完成血清病毒及支原体抗体检测进行病毒及支原体鉴定;影像学检查,讨论病原随年龄组及季节变化的规律,为本地区的临床经验性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且指导本地区临床合理用药.本研究得出结论:1.CAP患儿病原感染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病毒、细菌、支原体,混合感染中以病毒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的形式最多见。支原体感染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2.细菌感染率随患儿年龄的增长而上升,6岁-14岁组最高,随季节变化无明显规律。不同种类细菌中前两位依次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3.病毒感染率随患儿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主要见于3岁以下尤其是1岁以下的儿童,各个季节散发。不同种类病毒中前两位依次是呼吸道合胞病毒、EB病毒。4.支原体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年长儿中较高,秋季感染率较高。5.喘鸣发生率在病毒感染及支原体中较高,在婴幼儿CAP患儿中最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