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 >高血压血栓性并发症的防治策略中,谁主沉浮?

高血压血栓性并发症的防治策略中,谁主沉浮?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血栓性并发症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受试对象中,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未治疗和治疗的高血压;伴有和不伴有靶器官损伤的高血压;杓形与非杓形高血压;中、青与老年男、女性高血压;一般高血压与恶性高血压人群.采用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和基础医学规的研究方法 并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的量化方法包括:血小板容量、体内、外聚集性,代谢产物和分泌物,采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光谱法测定细胞特异性产物的血浆水平,例如sP-selectin、vWF、WEGF-A、循环微粒(MPs)、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S)、5HT、5HT 转运蛋白(SERT)等。结果:1、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血浆凝固系统增强,而纤维活性降低,尤其在未治疗或血压未达标、靶器官损伤及非构形高血压人群更严重。2.血小板活化参数与血压(SBP,DBP和MAP)、CRP和靶器官损伤程度呈正相关。3.抗高血压药物(ARB, AEC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CCB和a-受体阻滞剂)对血小板功能均无明显影响。结论:高血压处于血栓前状态,致病因素包括异常增高的血压、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损伤、纤溶活性降低、血液凝固性增强、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诸多因素。因此,高血压血栓并发症的防治,必须包括有效控制血压、适宜应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血制剂及尽可能祛除致病因素的个体化综合治疗,绝无单一妙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