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3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年会 >厄洛替尼致脱髓鞘1例报告

厄洛替尼致脱髓鞘1例报告

摘要

厄洛替尼是继吉非替尼上市后第2种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抑制剂,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的自磷酸化反应过程,阻断下游信号转导,最终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临床广泛用于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厄洛替尼不仅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及无疾病进展期,也明显改善生活质量。由于厄洛替尼选择性作用于EGFR-TKI途径,因此无普遍的细胞毒性,其临床应用有较高的安全性。在治疗NSCLC患者的临床实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皮疹,且普遍认为皮疹的程度与厄洛替尼的抗肿瘤活性成正比;其它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口腔粘膜炎、呼吸困难、肝功异常等。rn 脑白质病(Leukoencephalopathy)是一种少见且严重的脱髓鞘疾病。致病因素主要包括病毒感染、免疫反应异常、毒性化学物质和遗传因素等方面。主要累及脑深部白质、脑室周围。其临床表现为头晕、运动障碍如步态不稳,感觉障碍如麻木健忘、蚁行感等。中毒性脑白质病是由多种毒性因素如颅脑放射治疗或药物治疗引起的脑白质病变,药物治疗包括某些抗肿瘤药、抗生素及免疫制剂等。在这些因素中,颅脑放射治疗和抗肿瘤化疗是中毒性脑白质病确定的病因。随着肿瘤患者放、化疗的广泛应用,出现医源性脑白质损害的肿瘤患者越来越多。曾有报道同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吉非替尼加重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后的脑白质病变,可能的原因是吉非替尼具有放疗增敏特性,加重放疗的脑白质损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