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5种华法林给药模型的验证

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5种华法林给药模型的验证

摘要

目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mechanical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MHVR)术后患者需终身服用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但患者往往在术后三个月内对华法林敏感性很高,目前已建立的5种华法林个体化给药模型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进行验证,评价模型的准确性、临床实用性和临床安全性.rn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患者进行细胞色素P4502C9*3、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1639G>A进行基因分型.建立患者抗凝药历,包括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信息及华法林的稳态剂量.将相应变量代入所选的给药模型,分别计算各模型的预测剂量.比较预测剂量与实际维持剂量的差异,进而比较模型的准确性、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rn 结果:Huang和Wen模型的准确性最高.为比较模型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分剂量组比较,分为低、中、高剂量组.Huang模型在低剂量组患者中的临床实用性最好,IWPC和Ohno模型在中剂量组患者中的临床实用性最好.低剂量组患者中,5种模型的预测剂量与实际剂量比较而言基本不会严重偏低,相反,有可能严重偏高,尤其是IWPC模型;中剂量组中,Miao模型的预测剂量与实际剂量比较而言严重偏低;5种模型对此组患者而言,预测剂量不存在严重偏高的现象.无患者纳入高剂量组.rn 结论:这些模型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赢家”,故不能盲目的推荐使用.因此在选择模型时,应谨慎考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