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扶正祛邪'及临床意义

摘要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历代诸子百家思想均能在中医治疗中有所体现,如在中庸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逐渐形成"调整阴阳、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中医理论.而扶正祛邪正是在此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中医的主要治则之一.广东省名中医陈福如教授诊治了一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合并肠上皮化生的患者,陈教授认为其基本病机是脾胃虚弱,湿瘀内蕴,升降失职,若单纯扶正易留邪,单纯攻邪易伤正,故陈福如教授采取的正是扶正祛邪的治则,用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以扶正,用莪术破血逐瘀以攻邪,在扶正前提下祛邪,故邪去正安,效如桴鼓。患者于1992年5月再次经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未见异常。随访年余,一切正常。扶正包括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及其他疗法如针灸、推拿、食养、精神调摄、体育锻炼等。采用祛邪之法,“实者泻之”,从而避免损伤正气,是治病的另一重要法则。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的结果,其表现为阴阳的偏盛偏衰,而扶正祛邪则损其偏盛,补其偏衰,最终达到阴阳平衡。综上所述,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病的重要原则,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掌握其治疗精髓,根据邪正消长及盛衰,决定治疗的主次,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从而达到阴平阳秘、阴阳平衡的目的。此理论的先进性,即使“放之四海而皆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