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民间小吃谈养生

摘要

源于「医食同源」的理论,《内经》曰:「毒药攻邪、五榖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然山药(淮山)、紫苏、鱼腥草、薄荷叶…等,既是食材也是药材,《金匮要略》:「产妇腹中(疞)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盖当归生姜羊肉汤不只是治病药方,也是一般大众拿来食补食疗的菜肴,自古以来"药、食"难分家,然饮食文化因气候地理环境的变迁,产生了极大的差异,故从台湾民间小吃去探讨饮食受大自然环境的改变,对人体健康养生所产生的影响.古云:「与其病后善服药,莫若病前善自防。」指出平日饮食起居要有节制而不放纵,这就是一种养生的概念,同时说明了中国医学注重养生保健,即所谓「上工治未病],使天下人皆能无病,这是医学至臻完美的境界,因此养生之道发展至今虽有千百种,然「民以食为天」,故养生可从「饮食」谈起。中华饮食文化渊源流长,而一般普罗大众的饮食习惯,随环境因素的不同亦有很大的差异,当然形成所谓的地方美食也发展出因地制宜的养生食疗。台湾地处亚热带,由于海岛型的气候多潮湿,很多人经常有身体沉重且容易产生疲倦嗜睡的经验,这些都是由于湿邪伤身之故,因此台湾民间小吃店、夜市随处可见各种能健脾利湿、理气调血的养生食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