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珠三角地区颗粒物数谱分布与新粒子生成特征

珠三角地区颗粒物数谱分布与新粒子生成特征

摘要

基于位于珠三角大气超级站不同季节3nm-10μm颗粒物数谱分布在线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不同季节颗粒物数谱分布日变化和新粒子生成事件重要参数规律,揭示了珠三角二次反应活跃地区颗粒物数谱分布与演变特征.冬季、春季和秋季珠三角大气超级站总颗粒物数浓度分别为2.17×104cm-3、1.97×104cm-3、2.24×104cm-3,爱根核模和积聚模态颗粒物是主要的贡献者,在总数浓度的比例均达到40%以上.冬季、春季和秋季颗粒物数浓度平均日变化中均在7-9时与18-20时存在较高的爱根核模态颗粒物数浓度,体现了机动车排放对细颗粒物污染的显著影响.超级站新粒子生成事件的月平均发生频率为7-23%,新粒子生成速率为0.4-4.8cm-3s-1,增长速率为3.0-12.0nmh-1.新粒子生成事件发生频率与新粒子生成速率、增长速率、可凝结蒸汽浓度及其产生速率在秋季均高于其它季节.珠三角地区秋季大气氧化性较强,光化学过程非常活跃,有利于新粒子生成与增长所需前体物的产生.高温、低湿、强辐射、高风速、低颗粒物质量浓度与高臭氧浓度等条件有利于新粒子生成事件的发生;较强的大气氧化性对珠三角地区新粒子生成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