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技术诊断膀胱癌的病例分析

摘要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作为临床检测核酸变化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在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开展,我国一些大的综合性医院近年也逐步开始将其应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及肿瘤术后复发的监测.但FISH技术作为一种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手段,对操作过程和结果分析的要求都比较高,一些实验因素常会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目的:对近年来开展的FISH技术诊断膀胱癌病例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可能影响诊断结果的因素.方法:取受检者尿样,经固定液固定后分2等份,其中一份通过FISH检测3、7、17号染色体倍增及9p16位点缺失,另一份样品通过细胞学方法检测.结果:共检测36例尿液样本,其中有31例样本的FISH结果和细胞学检测结果相一致。而另5例样本由于未能在收集到尿液后立即用固定液进行固定混匀,而导致细胞成团,探针无法进行杂交,从而影响了FISH结果分析。结论:虽然FISH技术灵敏,无痛,但需严格控制实验操作条件。通过以上结果分析,认为收集到尿液样本后的固定步骤非常关键,必须立刻加固定液并充分混合,否则将会影响FISH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