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 >基于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上地幔介质结构

基于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上地幔介质结构

摘要

本研究利用加密台站以及研究区(100.5°~104.5°E,24°~320N)内已有的区域地震台网固定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采用接收函数方法,对川滇块体东边界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开展了较为精细的研究。对临时台站,从2012年3月-2013年6月共15个月的连续记录中截取震中距30°~95°,震级MS≥5.5级的远震事件;对于区域台网的固定台站,选取2008年-2013年震中距30°~95°,震级MS≥5.5级的远震事件。研究中采用时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各台站的P波接收函数,使用H-κ叠加搜索方法获得了每个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并进一步获得研究区内横向分辨率更高的S波速度结构及泊松比等各项参数,在此基础分析川滇块体东边界主要断裂带及其两侧地壳上地慢的介质性质、结构特征及其与强震活动位置的关系,并进而讨论其构造意义和可能的强震孕震环境。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江断裂带东侧的波速比低于西侧的波速比,推测这是华南地块与川滇块体物质成分不同所造成的。而小江断裂带上的波速比更低,低于1.7,这说明断裂带内部的物质强度较大。就地壳厚度而言,沿小江断裂带从北到南有较大的起伏;断裂带东西两侧的地壳厚度没有较大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