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6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六届中国药师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变态反应1例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变态反应1例

摘要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国内广泛使用于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成分是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辅料为甘油、注射用水等。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并具抗凝、改善脑部微循环等作用[1]。主要分布于心、脑、肺、肝、胆、脾、小肠和肾脏等器官,其中以心、脑、肺、肝等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药物浓度最高[2],目前临床除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外,还用于糖尿病并发症、下肢深静脑血栓、椎动脉型颈椎病、骨折术后肿胀等[3],药品说明书仅描述不良反应为:偶见有皮疹。但查阅相关文献,关于该药的其他不良反应已多有报道,如;潘兴等[1]均发现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药理学研究表明,川芎主要成分川芎生物碱能够降低脑组织缺氧缺血,减轻因脑缺氧缺血所致机体组织损伤,具有强效解痉作用,改善脑部缺氧缺血[4]。本例患者在入院后给予注射用头孢替唑钠行抗感染治疗3天,第4天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行活血化於治疗,在输液开始约10min时,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停止药,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同时予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肌内注射,约30min后,药物过敏症状稍有缓解。续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予以给予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用硫代硫酸钠、枸地氯雷他定胶囊等治疗后患者瘙痒逐渐好转。治疗7d后患者康复出院,未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本例按照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可排除头孢替唑钠所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确定为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变态过敏反应。提醒临床医师应用任何药物时都应注意密切观察,并注意给药速度,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其血浆白蛋白偏低,游离的药物浓度偏高,药物在体内吸收、代谢、排泄及药物反应等方面易受到影响[5],而且中药制剂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与年龄相关,60岁以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例数较多[6,7]。临床研究显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生产、使用和储藏中会出现混浊、不溶性微粒等物质而引入过敏物质,这些物质进人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引起变态反应[8]。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配伍禁忌,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9],因此,在临床使用本类药物时发现异常必须做好应急抢救措施,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同时密切注意有无出现变态反应的早期症状。一旦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对症处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