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5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后发地区高铁沿线城镇空间发展应对与思考

后发地区高铁沿线城镇空间发展应对与思考

摘要

2008年,我国第一条高铁线路京津城际开通.2016的今天,中国高铁里程达到2万公里,成为世界高铁第一大国.面对日益铺开的高铁时代,被亲切地叫作"区域公交车"的高铁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影响着区域和城市的发展.从我国高铁建设情况来看,可以大致分为发达地区的顺势而为和后发地区的造势而兴两大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高铁建设是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情况下的顺势而为,与城镇发展紧密结合.而后发地区的高铁建设则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含义和期望,希望通过高铁的投资建设带动后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那么,"后发落后地区+高铁"的组合,到底能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这也是本次演讲的核心问题,将以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沪昆高铁贵州境内玉屏-贵阳段为例展开研究.通过高铁对沿线空间的影响分析,选择出贵阳、凯里、铜仁三大战略支撑点,并相应提出空间优化策略。大带动中部隆起"的整体空间发展策略。构筑凯里、都匀双核,成长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带动黔东中部地区发展。大铜仁"带形"区域协同推进,提出"调整玉屏,铜玉同城,一体发展,拱卫门户崛起"的空间发展策略。在三大战略指引下提出了"一轴、三区、三中心"的城镇空间格局,"一轴"为高铁沿线城镇发展轴:"三核"为贵阳(含龙里)、凯里(含麻江)、铜仁(含玉屏);"三区"为大贵阳、大凯里、大铜仁三大城镇协调区。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三大分区提出相应的空间发展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