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运河与区域社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洞天福地的现实化与钵池山文化景观变迁

洞天福地的现实化与钵池山文化景观变迁

摘要

文化景观的产生与演变是文化地理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钵池山为例,对文学作品与文化景观的这种互动过程进行探讨。钵池山原本是一处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自然景观,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在唐代人们将王子乔升天的故事附会在钵池山上,使其成为道教“七十二洞天”之一,钵池山由此被赋予了文化内涵。明清时期,佛教景观逐渐取代道教景观成为钵池山实体文化景观的主体,但在人们的观念中仍然倾向于将其视为道教景观,此时“真实存在的钵池山实体景观”与“人们观念中的钵池山意象”已经产生了相当程度的背离。钵池山公园的修建,是将钵池山意象进行实体化这一古代传统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钵池山公园的设计者意图对钵池山的道教意象进行阐发,不仅在园内重建了与王子乔升天故事相关的各种景观,甚至还增添了许多与此故事无关的道教景观,而该公园对佛教景观的表现则十分有限。可以说钵池山公园试图展现的并不是历史上处于极盛期的钵池山实体景观,而是存在于人们观念中作为道教圣地的钵池山意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