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中平衡原则的使用

摘要

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有机整体,并与自然界有密切的联系。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人体作为辩证的整体是在一种相对稳定状态中存在。医者通过辩证取穴,刺激一些穴位,调整经络脏腑,使人体达到相对的稳定,这体现了辩证的整体观对针灸临床的指导。人体这种稳定可以理解为一种相对平衡状态。很多疗法是通过把握和调节机体平衡状态而介入诊断和治疗。平衡作为一个原则影响着针灸临床各方面,平衡原则是辨证的整体观念指导针灸临床的桥梁。经典平衡体系包括阴阳、五行、八卦等系统,对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一个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事物,必然有多方面因素保证其稳定性。从某个特定角度来考察系统的属性,就能把握系统该方面的平衡。但是,各种因素对立统一而达到平衡,需要灵活地掌握临床资料来考察疾病的本质,才能更有效的治疗疾病。所以单独运用阴阳平衡来诊治疾病,较难把握本质性因素。在对以某个事物为中心的研究中,可以根据其他事物和该事物发生关系的性质把其他任何事物分为五类。如果这些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的同一系统内,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应该促使各类事物达到动态平衡。五行学说提供了这样的平衡模型,五行系统内部任意一对都发生特定的联系,而整个五行系统则在理论上绝对平衡,这个平衡模型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五行平衡较好地解决了阴阳平衡所存在的问题。五行平衡结合阴阳平衡使得平衡原则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趋于完善。而不同理论所指导下的整体平衡原则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诊断治疗思路与手段。针灸临床工作中对于平衡原则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首先对于平衡体系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做出阐述,尔后对于经典平衡体系做出回顾与分析,最后针对平衡原则应用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加强对经典治疗方法本身的研究与评估,对于经典的平衡体系本身的科学研究,目前看来非常不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