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质量调控对策研究

摘要

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全面发展,而在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往往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导而进行的.在只看到经济效益,一味地追求高经济利润为主要目的时,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投入能促进高产的人工合成制剂,而忽略了其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转变以经济效益为主导的种植业结构,协同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真正做到"三效益"的全面和谐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农业生产不断引入新物种和新技术.这些物种和技术的引进,从一方面看,促进了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发展,无论是在产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所提高;但是另一方面,新物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大量农药化肥的增加,不但对作物本身的质量产生了影响,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因此,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新物种、新技术的引入对质量控制提出了新要求,即如何让结构调整与质量控制上同步进行,达到同步调优的目的.本文研究启东市种植业结构的特征,农田投入结构的变化特征,种植业生产格局与质量安全协同控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