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三届全国脊柱外科学术论坛 >内窥镜下(X-Tube)经神经孔入路行腰椎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MI-TLIF)——附42例临床报道

内窥镜下(X-Tube)经神经孔入路行腰椎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MI-TLIF)——附42例临床报道

摘要

目的:采用后路内窥镜(X-Tube)经单侧神经孔入路行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和椎间融合器(Telamon)植入行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Dynalok)复位内固定。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和腰椎弓根峡部嵌裂伴滑脱。rn 方法:2004年6月-2006年3月我科完成42例,其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22-77岁,平均51.6岁。疾病原因:腰4、5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9例,腰5骶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5例,腰4、5椎间盘突出伴退变性滑脱6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伴退变性滑脱7例,腰4椎弓根峡部嵌裂伴滑脱(I0)5例,腰5椎弓根峡部嵌裂伴滑脱(I0)6例,复发性腰4、5椎间盘突出症2例,复发性腰5骶椎间盘突出症2例。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腰骶部疼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其中腰骶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痛25例。单纯下肢放射痛9例,单纯腰骶部疼痛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扫捕和MRI检查以判断椎间盘突出部位和程度,并行动态X光片检查以评估腰椎稳定性。全麻和X光引导定位下,首先从症状侧后正中线旁开4.5-5cm切口2.8-3.0cm皮肤切口,经腰骶肌间隙放入逐级扩张导管和2.8cm直径的可扩张工作管道(X-Tube)。内窥镜下高速磨钻和微型骨刀切除上下关节突,充分显露神经孔和神经根,自体米粒状松质骨椎间植骨、单枚椎间融合器(Telamon)斜向椎间植入,内窥镜下经椎弓根螺钉植入(Dynalok)内固定。对侧取同样切口单纯行Dynalok椎弓根螺钉内固定。rn 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40分钟(110~320分钟);手术平均出血量140ml(80~420ml);平均手术切口长度3cm(2.8~3.2cm);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5天(5~25天);疗效评定按照VAS疼痛目测评分法、ODI功能障碍指数和Nakai分级评定。腰痛平均VAS指数从术前6.5cm降低到3.2cm,腿痛平均VAS指数从术前8.3cm降低到4.2cm,ODI功能障碍指数从术前56%降低到32%,与术前比较相差显著(P<0.05);术后一年期随访时,腰痛平均VAS指数降至2.7cm,腿痛平均VAS指数降低到3.1cm,ODI指数降至21%,与术前比较相差极显著(P<0.01);术后二年期随访患者,腰痛平均VAS指数降至2.1cm,腿痛平均VAS指数降低到2.4cm,ODI指数降至15%,与术前比较相差极显著(P<0.01)。根据Nakai分级,优23例(62.2%),良11例(29.2%),可3例(8.6%)。随访时超过术后一年期25例患者X光片显示椎间隙已经明显骨性融合。术后半年期随访时12例患者,其中X光片显示椎间隙已经明显骨性融合9例,另有3例骨性椎间融合尚不明显,但均未发生椎间移位和内固定物的松动.也无明显的临床不良症状发生。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1.9%)。其中因1例因伤口内积血引流不畅,术后2周伤口感染;另有1例患者术后3天对侧(非症状侧)逐渐出现剧烈下肢放射性疼痛伴小腿外侧和足背外侧痛觉过敏和伸拇肌力减弱;另有2例患者术后神经根痛虽明显缓解却发生明显神经根性麻木症状;另有1例患者手术伤口皮肤边缘发生局限性坏死和裂开。rn 结论:内窥镜(X-Tube)下经单侧神经孔型腰椎间减压、植入和内固定。虽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手术操作难度较高,需要特殊设备和工具,术中X光射线量大等缺点,但该术式具有手术切口小.腰骶肌肉剥离轻,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临床上值得选择的一种微创新术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