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豫南干旱气候特征及抗旱对策研究

豫南干旱气候特征及抗旱对策研究

摘要

利用Pa法分级统计旱灾发生频次表明:1971~2004a,豫南共出现各种干旱47次,其中伏旱最多,发生频率为25%;冬旱和秋旱均占22%;春旱与初夏旱各占17%和15%。夏旱发生频率累计为40%,其中,中旱以上等级的干旱占夏旱总数的58%,说明地处豫南的信阳夏旱不仅发生频繁,而且危害严重,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随着时间的推移,豫南经济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受干旱制约的程度越来越大。干旱的成因除季风环流、地形地貌、地下水资源因素外,还有水利排灌设施不健全、农业生产结构与作物布局不合理、工业生产规模扩张等社会经济因素。在抗旱长期战略对策方面:一是加强和完善人工增雨作业体系建设,科学开发空中云水资源;二是大力开展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有效管理和使用地表水资源;三是坚持荒山荒坡退退耕还林还草和绿化造林,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四是科学组织干旱灾害的监测、评估和预测,加强旱情收集上报;五是选育抗旱作物品种,发展沟背种植技术,推广节水灌溉和优化灌溉技术;六是按照作物需水规律调整农业结构,优化作物布局。灾难短期应对技术和灾后临时补救措施主要是及时灌水或深耕蓄墒、中耕保墒、镇压提墒、基肥含墒、播种抢墒,加强田间管理,并可采用理化抗旱技术、或视缺苗断垅和农时情况,补种或改种手段减轻旱灾损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