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黄萎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

自Carpenterl 914年首次报道在美国弗吉尼亚发现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spp)以来,现已遍及世界各产棉国。美国在1952—1990年近40年中,平均每年由于黄萎病危害而损失全国棉花总产的2.23%。我国棉花黄萎病自1935年由引进美国棉花品种而传入,60年代枯黄萎病已遍及我国主产棉省(市、区)(沈其益,1992)。黄萎病1982年已蔓延到全国18个省(市、区)477个县,发病面积148.2万hm。(马存等,1992)。1993年全国黄萎病发生面积已达270万hm。,严重病田67万hm。,当年损失皮棉10万t(谭联望,1994)。1995、1996年在我国黄萎病连续大发生,重病田病株率高达80%~90%,并且出现成片病株落叶成光杆的现象,危害极为严重(杜威世等,2002)。本文首先介绍了棉花黄萎病病原菌的分类、致病性、致病机制,棉花抗黄萎病机制及抗性遗传,然后列举了棉花黄萎病抗性的鉴定方法,提出了棉花抗黄萎病分子标记定位的研究,最后对该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