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儿科中青年学术交流大会 >微囊化肝细胞移植治疗暴发性肝衰竭大鼠的疗效观察

微囊化肝细胞移植治疗暴发性肝衰竭大鼠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微囊化肝细胞移植对暴发性肝衰竭(Folminanthepaticfaihtre,FHF)大鼠的疗效。方法1.微囊化大鼠肝细胞的制备seglcn改良二步胰酶灌注法从SD大鼠肝脏进行肝细胞分离及纯化,所得肝细胞悬液在血细胞计数板上作细胞计数,用0.4%台盼蓝染色判断细胞产量及活率。肝细胞与2.0%海藻酸钠混匀,在自制装置下制备微囊化肝细胞并观察形态学特征。2.将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IN)制备FHF模型,对照组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将FHF模型大鼠在造模后随机分成3组:I组为培养液组;Ⅱ组为裸肝细胞移植组,于造模后18h腹腔内植入游离同种异体肝细胞:Ⅲ组为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于造模后18h腹腔内植入微囊化同种异体肝细胞。3.分别在造模后的24h、48h、72h、120h、168h(1组尚需观察6h、12h)动态观察血清肝功能牛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 Tbil)的变化。结果1.每只大鼠分离纯化后所得肝细胞经0.4%台盼蓝染色判断细胞产量可达5×107以上,活率达90%以上.2.获取的肝细胞在含有多种辅助因子的RP1640培养基中与2.0%海藻酸钠等材料混匀,在自制装置下制备肝细胞微囊,经0.4%台盼蓝染色后85%以上肝细胞成活,微囊大小在400μm~800μm之间。3.肝衰竭模型建立后ALT、AST、Tbil迅速升高(P<0.05),并于24h~72h达高峰。同一时间点两两比较发现,Ⅱ、Ⅲ组在48h、72h、120h均明显低于I组(P<0.05),Ⅲ组在48h、72h均低于H组(P<0.05)。Ⅲ组峰值较I组前移。模型组、裸肝组和微囊组大鼠生存率分别是26.7%(4/15)、40.0%(6/15)、73.3%(11/15),微囊组较模型组、裸肝组大鼠生存率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1.腹腔注射D.GAIN1.4/kg一次性造模成功,大鼠状态、死亡率、肝脏组织学及牛化学改变符合FHF。2.Seglen改良二步胰酶灌注法对健康大鼠肝脏进行肝细胞分离及纯化,所得肝细胞产量及活率符合肝细胞移植(Hepatocytetransplantation,HCT)的要求。3.HCT能降低FHF大鼠 ALT、AST Tbil水平,减轻肝损伤程度,可能改善FHF预后。微囊化同种异体肝细胞移植对FHF大鼠的干预优于裸肝细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