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儿科中青年学术交流大会 >15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05方案诱导缓解质量、风险及中期随访报告

15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05方案诱导缓解质量、风险及中期随访报告

摘要

目的在保证有效治疗的同时,降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诱导缓解期治疗风险。初步评价ALL-2005方案临床疗效。方法修改XH-99-ALL治疗方案,减低诱导治疗强度和修正DNR给药时间;减少HDMTX次数,删除治疗后期的间歇性强化治疗及表鬼臼毒素(VP-16)的应用。在诱导缓解第35天、55天采用FCM检测骨髓MRD,分析诱导治疗的有效性并作为调整临床组别的依据。分析2005年5月1日~2007年4月30日我院收住初发ALL实际可分析的158例连续病例。根据方案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结合动态监测MRD调整分组,予以相应强度的化疗。统计诱导缓解率,评估诱导治疗相关并发症,诱导缓解第35天、55天MRD水平及随访结果。统计终点为无病生存、复发、死亡。治疗中失访者以失访时实际状态和时间计算。结果根据分组标准,158例中低危59例,中危93例(其中14例根据MRD检测水平由低危转为中危组),治疗中转为高危6例。35天诱导缓解率为98.11%(155/158),与XH-99方案相比(91.8%)P=0.008。有MRD可检测标记者139例,覆盖率为88.0%。94例诱导治疗35天时MIlD≤0.01%,占68.61%(94/137,另2例特殊原因未跟踪);其中低危组为73.13%(49167例)、中危组为63.38%(45/71例),两组比较P=0.219。43例患儿诱导期出现发热等感染征象,占27.22%(43/158);与XH.99方案相比(57.4%)P=0.00。合并重症感染进入PICU 2例,占1.27%,与XH-99方案9.1%相比P=0.001。诱导期合并症死亡1例,占0.63%,与XH-99方案3.7%相比P=0.047。复发17例,占10.76%(171158),复发者占诱导缓解35天MRD≤0.01%组4.26%(4/94),占MRD>0.01%组23.26%(10/43)。两组间P=0.003。至2008年3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0.0±8.13m(0.26~34m)。估计30个月的总体生存率为81.6±4.52%。结论与XH-99方案相比,ALL-2005方案诱导治疗期感染率和治疗相关死亡明显降低。诱导缓解率和缓解质量未受影响,对长期无病生存率影响有待进一步随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