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09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 >中药药性形成中的“时空观”探讨

中药药性形成中的“时空观”探讨

摘要

四时阴阳、地势等时空观是中医药学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中医药学的认识和实践,对中药药性的认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帝内经》提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地势使然”等观点,充分认识到自然界阴阳消长,导致四时气候的节律变化及地理环境差异,从而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药物生长于自然界之中,同样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药物药性的形成得自于自然的四时气候、地理环境,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导致药性的变化,故王好古曰:“凡药之昆虫草木,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矣,失其时则性味不全矣。”充分说明中药药性的形成具有时间、空间的统一性,为此,作者将对中药药性形成中的“时空观”进行探讨,并提出以四时阴阳、地势等时空观念为指导,开展中药药性成因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