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 >人体颈椎黄韧带钙化的矿物学研究

人体颈椎黄韧带钙化的矿物学研究

摘要

颈椎黄韧带钙化(OLF)是引起颈椎退变、引发脊髓和神经根压迫的原因之一,与颈椎病、脊髓神经根病有密切联系,给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戴力扬,1994).研究颈椎OLF的形态、成分和分布等特征,可以帮助解释其病因、形成机制和钙化进程,对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钙化的主要有两种物相,一种是t-CPPD,钙化颗粒边界明显,多为结晶程度较好的单晶,包括柱状和粒状两种形态,柱状相对含量较多,粒状相对含量较少。另一种成分是CHA,包括絮状、球状两种形态,多为结晶度较差的多晶集合体。根据CPPD和CHA的依存关系,本文推测CPPD出现在钙化初期,其形成位点在胶原纤维上,大量CPPD可堆积形成块状钙化;CHA出现的时期较CPPD晚,在CHA形成过程中,首先出现无定形钙化,聚集后形成多孔絮状钙化,絮状钙化随后转化成球状钙化,小球一开始粒径较小,富集堆积后形成大球状钙化,最后转化成块状钙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