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新常态下城中村更新途径——“乡愁”规划

新常态下城中村更新途径——“乡愁”规划

摘要

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乡愁”守望观,在现代意义上是一种具有意味和历史情怀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中村作为城市的“顽疾”,是无数背井离乡务工人员的安身立命之所.新常态下城中村的更新,不应一味地采取大刀阔斧式的推倒重建,而是回归人们心底最本质的呼唤——“乡愁”.本文以佛山大沥镇中心城区边缘的曹边村为例,解析城中村中“主体”的需求——“乡愁”(劳动与自我价值认同、精神信仰的皈依、土地主权的回归、社会交流的意义、社区联系的情感),提取相应的“乡愁空间”(生产空间、信仰空间、耕作空间、开敞空间及街巷空间),并以之作为城中村的“生命”.通过总体规划和空间设计,从宏观到微观的层面来延续城中村的生命.以其作为“乡愁”规划途径,为新常态下城中村更新改造提供些许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