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化学生态学

化学生态学

化学生态学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昆虫学、植物保护、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97203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昆虫学报、生态学报、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华中三省(湖北、湖南、河南)昆虫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2007年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等;化学生态学的相关文献由184位作者贡献,包括韩宝瑜、张庆贺、陈宗懋等。

化学生态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97203 占比:99.95%

总计:197301篇

化学生态学—发文趋势图

化学生态学

-研究学者

  • 韩宝瑜
  • 张庆贺
  • 陈宗懋
  • 骆世明
  • ByersJA
  • 刘杨
  • 原国辉
  • 娄红祥
  • 孔垂华
  • 张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静静; 刘杨; 王桂荣; 闫凤鸣
    • 摘要: 作为传统的交叉学科,化学生态学在解决农林生产和人类健康的问题中逐步成为内涵越来越丰富的学科领域;同时,技术进步极大推动着化学生态学的发展,使得我们对于生物之间化学通讯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本“昆虫化学生态学”专辑论文全面反映了我国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的特色,即以农林生产应用为导向,传统和现代技术并用,研究水平逐步和国际同步。在组学的技术背景下,坚持交叉学科特色,加强合作,化学生态学研究在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会发挥更大作用。
    • 乔艳艳; 肖兴; 魏洪义
    • 摘要: 粉蚧是农林经济作物的一类重要害虫,由于体表覆盖一层蜡粉,化学防治常需要大剂量反复用药该虫才能得以控制,易造成环境污染及害虫再猖獗。本文从昆虫化学生态学的角度综述了粉蚧类害虫的寄主植物范围、天敌应用以及三重营养关系研究进展,归纳已鉴定粉蚧性信息素化学结构特点及其在综合防治中应用概况,探讨粉蚧类害虫化学生态学未来研究方向,为其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 程代凤; 李慧静; 陆永跃
    • 摘要: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微生物与昆虫形成了多种形式的互作关系.微生物的广泛分布为与昆虫接触并影响昆虫的行为提供了背景条件.为了深入探究微生物影响昆虫行为的现象和机制,本文综述了微生物影响昆虫行为方面的研究进展.微生物通过产生可被昆虫识别的化学信号物质、参与昆虫或寄主植物信息化合物的合成等方式可影响昆虫对其寄主的定位和选择.在对昆虫种内和种间关系的研究中也发现微生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改变昆虫性信息素等方式,微生物还能影响到昆虫的繁殖行为;除此之外,微生物合成或参与合成的信息化合物还可以影响昆虫的社会性和聚集等行为.根据当前对微生物影响昆虫行为方面的研究现状,我们建议可进一步研究:(1)微生物影响昆虫行为的过程中,影响昆虫行为的信息化合物是如何产生的?(2)微生物在影响昆虫行为的过程中是否涉及更多的物种间互作?(3)对于一些在特定时期可影响昆虫行为的共生微生物来说,宿主昆虫是如何获得并维持这些微生物的?
    • 邵红能
    • 摘要: 【人物档案】付新华(1978.3~),山东青岛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著名萤火虫研究科学家、科普作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害虫防治、化学生态学、昆虫行为学、分类学、保护生态学。侧重于萤火虫分类、两性闪光信息交流及进化、萤火虫化学防卫及萤火虫生物防治园林有害生物(蜗牛及蛞蝓等)。同时,也进行其他生物发光体的研究。现已主持13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论文近40篇,出版《一只萤火虫的旅行》《故乡的微光》《看,萤火虫在说什么》《新昆虫记:萤火虫的故事》等10余部著作。
    • 张海涛
    • 摘要: 该文围绕海洋药物研究的现状,介绍了目前海洋药物研究的研究热点和海洋药物的研究内容,评述了目前海洋药物研究的总体情况以及我国在该领域的实际情况,展望今后海洋药物研究发展方向和前景,并对我国海洋药物研究提出建议.
    • 张海涛
    • 摘要: 该文围绕海洋药物研究的现状,介绍了目前海洋药物研究的研究热点和海洋药物的研究内容,评述了目前海洋药物研究的总体情况以及我国在该领域的实际情况,展望今后海洋药物研究发展方向和前景,并对我国海洋药物研究提出建议.
    • 娄永根
    • 摘要: 生物间的化学关系是自然界最为普遍的关系之一,贯穿了生物个体、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各个层面。化学生态学作为现代生态学的重要分支,其本质在于探讨生物间的化学联系及作用机制,为减轻农药污染、有害生物防控、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和其他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新视野和途径。过去几十年中,化学生态学经历了以昆虫性信息素鉴定和应用、植物—昆虫相互关系研究、三级营养关系研究以及植物诱导抗性机理研究为代表的阶段性发展,在昆虫性信息素鉴定和利用、昆虫化学感受机理、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天敌昆虫信息识别及行为调控、植物诱导抗虫性产生的化学与分子机理以及寄主植物种间识别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昆虫化学感受蛋白及相关基因的鉴定,生物间通讯的化学信号物质及其传导机理解析、信息物质合成酶基因的遗传操作等,标志着化学生态学研究已全面进入了分子时代。
    • 李峰奇; 付宁宁; 张连忠; 焦蒙蒙; 彭凌飞; 许奕华; 罗晨
    • 摘要: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是一种入侵性害虫,专一性为害悬铃木属植物,导致寄主植物叶片褪绿变色、提前脱落,给园林绿化带来严重为害.该虫原产北美,20世纪60年代传入欧洲,2002年在我国湖南省首次发现,目前其分布范围已扩大到湖北、上海、山东、河南和北京等地,并在多地呈暴发态势.悬铃木方翅网蝽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对高温和低温均有较好耐性.近年来,有关悬铃木方翅网蝽信息素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部分生物活性分子和嗅觉分子机制已被解析,为制定该虫的生态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本文综述了现阶段国内外有关悬铃木方翅网蝽生物学、危害特性、传播规律、化学生态学、环境适应性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并从绿色防控方面展望了该虫需重点开展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 刘军和; 赵紫华
    • 摘要: The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sects and host plants has been an important issue in ecological researches.In the past few decades,chemical ecology has been the dominant area,and limited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on the function of insect vision in host finding and locating.With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test technology and observation methods,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insect retinal potential measurement technology,it provides new methods and new techniques for insect visual function researche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insect vision,analy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insect vision and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insect visual function,and summarizes the function of insect vision in the process of host plant searching,including the spectral response of insect vision,morphological stimulation to host plants,response of host distribution and agricultural landscape,and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retinal potential technology to the study of insect visual function.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sects and plants should consider vision and olfaction in the future,and the study of insect visual function should be equally valued.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insect vision in host finding and localizing process will be a very promising field in insect-plant relationship research.%昆虫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以化学生态学为主导,昆虫视觉在寄主寻找与定位过程中的功能研究很少.随着试验技术与观测手段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昆虫视网膜电位测定技术的发展,为昆虫视觉功能研究提供了新手段和新技术.本文阐述了昆虫视觉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昆虫视觉的研究现状及目前对昆虫视觉功能的认识误区,总结了昆虫视觉在寄主植物寻找过程中的作用:包括昆虫视觉的光谱学响应,对寄主植物形态刺激、寄主分布及农业景观的反应,并介绍了视网膜电位技术在昆虫视觉功能研究中的应用.本文认为将来的昆虫与植物关系的研究应综合考虑视觉和嗅觉的作用,昆虫视觉功能的研究应与化学信息通讯研究同样受到重视.昆虫视觉在寄主寻找、定位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将会成为昆虫-植物关系研究中一个非常具有前景的领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