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化感物质

化感物质

化感物质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479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农作物、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2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667906篇;相关期刊204种,包括生态学报、北方园艺、中国蔬菜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第四届全国江河湖库水质监测及水体富营养化控制高级研讨会、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等;化感物质的相关文献由1530位作者贡献,包括林文雄、孔垂华、曾任森等。

化感物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2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67906 占比:99.93%

总计:668352篇

化感物质—发文趋势图

化感物质

-研究学者

  • 林文雄
  • 孔垂华
  • 曾任森
  • 胡洪营
  • 何海斌
  • 洪喻
  • 程智慧
  • 韩丽梅
  • 云兴福
  • 何华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浩娜; 周成言; 邬腊梅; 王立峰; 李祖任
    • 摘要: 化感物质是植物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植物化感作用是通过化感物质来实现的。通常化感物质对其他生物具有抑制活性,且作用机制独特。因此植物化感物质是研发生物农药和创制农药新型作用靶标的重要模板。介绍了植物化感物质的研究情况及种类,重点阐述了化感物质的作用机理,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主要为:优化化感物质的提取及分离方法,高效精准获得新型化感物质;运用多组学及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剖析化感物质的作用靶标;加强田间应用试验,挖掘在生产实践中能有效利用的化感物质,推进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形成有效产品。
    • 戴传超; 张伟
    • 摘要: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过程中会遇到连作障碍问题。有益微生物可以有效缓解花生连作障碍,其机理包括有益微生物分解化感物质、改变花生根际微生物区系、增加花生抗病能力、促进花生结瘤固氮、促进花生养分吸收五个方面。阐明该机理,对花生连作障碍缓解有指导意义,对其他作物连作障碍的缓解也有参考价值。
    • 李振山; 何功秀; 董翔; 文仕知
    •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闽楠幼林根系分泌物组分及各组分相对含量的影响,为闽楠人工林的栽培经营和提升其开发利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湖南省祁阳县金洞林场4种不同施肥处理的5年生闽楠幼林进行根系分泌物的采集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的鉴定分析。【结果】从有机肥、复合肥、菌肥和不施肥处理闽楠幼林根系分泌物中分别检测出物质96种、94种、94种、85种,其中相对含量大于1%的化合物分别有22种、19种、29种、19种,按类型划分主要包括萜烯、萜醇、酸、脂、胺、碱、酯、多肽、酮、噻唑、呋喃、嘌呤类;4种施肥处理检测出的相同成分有72种,多为萜烯、萜醇和酸类,典型组分为长叶蒎烯、网翼藻烯、八氢四甲基萘甲醇、二氢鞘氨醇、C16-二氢鞘氨醇、喇叭茶醇、磷酸和正环乙烯羰基十五烷基胺;根系分泌物中萜类物质的总相对含量依次为49.27%(有机肥)、44.3%(复合肥)、35.13%(菌肥)、31.98%(对照组),在鉴定出的化合物类型中所占比例最高;菌肥处理中磷酸的相对含量达到了27.65%,显著高于其他3种处理(12.37%、15.10%、17.28%)。【结论】不同施肥处理的闽楠根系分泌物中物质及组分类型存在差异。提高或降低根系分泌物中某些成分的相对含量,可用于植物化感效应的定向研究与利用。
    • 赵云鹏; 杨子豪; 徐刚; Esteban Rodríguez-Leyva; 杨国庆
    • 摘要: 【目的】比较紫茎泽兰入侵地种群根部有益菌蜡样芽孢杆菌含量与原产地种群的差异,及其对化感物质的响应,为揭示紫茎泽兰与有益菌互作在入侵前后的变化及其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紫茎泽兰原产地墨西哥的3个种群(M1、M2、M3)和入侵地云南的3个种群(C1、C2、C3)为材料,采用同质园试验方法和蜡样芽孢杆菌分子定量的技术,检测原产地和入侵地紫茎泽兰种群植株根部(根系、根际土壤)蜡样芽孢杆菌的含量;使用不同种群紫茎泽兰植株叶片淋溶液和根系分泌液处理入侵地土壤,检测化感物质对土壤中蜡样芽孢杆菌含量的影响。【结果】紫茎泽兰入侵地种群根系蜡样芽孢杆菌含量高于原产地种群,其中入侵地种群C2的含量比原产地种群M1高1172%;在根际土壤中,2年生紫茎泽兰入侵地3个种群的蜡样芽孢杆菌含量显著高于原产地种群M1和M3。紫茎泽兰叶片淋溶液和根系分泌液处理均促进了土壤蜡样芽孢杆菌含量增加,入侵地种群叶片淋溶液处理的土壤的蜡样芽孢杆菌增加量高于原产地种群,根系分泌液处理的后期测定中也如此。【结论】与原产地相比,紫茎泽兰入侵后,根系与根际土壤蜡样芽孢杆菌含量均有所增加,增强了有益菌对入侵地种群的正反馈效应。
    • 谢一琪; 牛―玉; 刘子记; 于仁波; 韩旭
    • 摘要: 为探究韭菜根系分泌物对苦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本研究以‘山东雪韭6号’韭菜和苦瓜枯萎病菌为试验材料,水培法收集韭菜根系分泌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法研究韭菜根系分泌物对苦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根系分泌物组成成分,筛选可能的主效化感物质,进一步通过体外抑菌试验验证其化感作用,明确主效化感物质。结果表明,随着韭菜根系分泌物浓度的升高,苦瓜枯萎病菌的菌落直径和孢子萌发数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当分泌物浓度为3.22 mg/mL时,抑制作用最大,满足化感作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性。通过GC-MS鉴定出韭菜根系分泌物中的主要成分为酚类、酯类、烷烃类、醇类、烯类、芳香类,可能的化感物质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4-二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通过体外抑菌试验证实这3种物质对苦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有不同程度的化感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为2,4-二叔丁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明确其为化感物质。由此可知,韭菜根系分泌的主效化感物质对苦瓜枯萎病菌有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这为苦瓜间套轮作韭菜防控苦瓜枯萎病和研制植物源抑菌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李胜繁
    • 摘要: 本文阐述了核桃化感作用研究进展和核桃化感物质研究内容,探讨了核桃化感作用的应用,分析了核桃化感作用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核桃化感作用的应用提供参考。
    • 夏瑾华; 刘彩艳; 刘佳仪; 刘金玲; 刘乐; 彭雅婷; 尹明华
    • 摘要: 本试验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怀玉山三叶青两个栽培种块根内生菌、根际微生物群落分布,利用LC-MS技术比较分析其化感物质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怀玉1号块根内生菌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物种数量均少于怀玉2号。怀玉1号块根(WT_G)和怀玉2号根际土壤(LM)的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数较高。怀玉2号根际土壤(LM)、怀玉1号根际土壤(WT)、怀玉2号块根(LM_G)和怀玉1号块根(WT_G)的优势群落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怀玉1号根际土壤(WT)的龙胆酸、香草醛酸和水杨酸含量高于怀玉2号根际土壤(LM),而丁香酸、没食子酸和阿魏酸含量低于怀玉2号根际土壤(LM)。本试验结果可为怀玉山三叶青两个栽培种的大棚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 杨浩娜; 王立峰; 邬腊梅
    • 摘要: 植物源除草剂是利用自然界中植物产生的具有除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为主要来源的一种生物源除草剂,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方向之一。总结归纳了植物源除草剂的研发现状、研发资源和研发过程中的挑战。目前已知的具有除草活性的化感物质的植物2000种以上,但近5年来在研发的76种新农药中仅4种植物源农药,且均属于杀虫剂和杀菌剂。植物分泌物和植物腐解化感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物或绿肥。因此,除草活性化合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及作物、绿肥以外的其他植物的分泌物和腐解产物方面的扩展研究是未来植物源除草剂研究的方向。
    • 孙雪冰; 范鹤龄; 黄小龙; 夏薇; 吴文嫱; 许云; 张荣萍
    • 摘要: 本研究以山药零余子和玉米种子为受体材料,采用生物测试方法,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茎长和干重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参数,研究山药植株腐解液、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土浸提液对受体材料的化感效应,旨在探明山药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探索山药化感物质对不同受体材料的化感作用,为揭示山药连作障碍的机理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山药植株腐解液和根系分泌物对山药和玉米均有强烈的化感抑制作用,根际土浸提液的化感作用较微弱,化感作用强度为根系分泌物˃植株腐解液˃根际土浸提液,山药根系分泌物和植株腐解液含有丰富的化感物质,可能是山药自毒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山药化感物质研究的可靠基础材料;在试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山药化感物质对受体材料的抑制作用与其质量浓度呈正比,3种浸提液对受试材料的化感作用存在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低于100 mg/mL时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大于等于100 mg/mL就会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升高,化感抑制作用强度越大;山药的化感物质对玉米幼苗生长抑制强度大于种子萌发期,山药则相反;结合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2种受试作物对山药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为自毒作用强于他感作用。
    • 宝龙; 海龙; 查木哈; 德格吉日呼
    • 摘要: 本研究为探究射干地上部分和根部释放的化感物质和连作障碍之间的关系,采用化感作用测定方法,测定射干地上部分(叶、茎)和根部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根据化感作用指数推定连作障碍形成中化感物质产生的影响。发现射干地上部位和根部5mg/mL浓度时,对受体植物生菜(Lactuca sativa)种子萌发表现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测试结果,1mg/mL和5mg/mL浓度时,对幼苗胚根(抑制率:81%、97%)和下胚轴(抑制率:45%、83%)表现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浓度的提高而抑制作用增强。以上可以推定,射干自身释放的化感物质通过淋溶和分泌的途径渗入土壤中积累而产生自毒作用原因,导致射干出苗率下降或根部腐烂等可能性。要鉴定作用化感物质需要进一步的深化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