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骨移植

骨移植

骨移植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3409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口腔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70篇、会议论文69篇、专利文献8708篇;相关期刊563种,包括中国骨伤、医学临床研究、脊柱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51种,包括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全国周围神经学术会议暨东北地区第三届手外科学术会议、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股骨头坏死修复与重建国际研讨会暨辉瑞骨科镇痛高峰论坛等;骨移植的相关文献由9014位作者贡献,包括胡蕴玉、陈振光、袁志等。

骨移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70 占比:26.53%

会议论文>

论文:69 占比:0.58%

专利文献>

论文:8708 占比:72.89%

总计:11947篇

骨移植—发文趋势图

骨移植

-研究学者

  • 胡蕴玉
  • 陈振光
  • 袁志
  • 杨述华
  • 刘建
  • 王臻
  • 丁真奇
  • 罗卓荆
  • 吕荣
  • 孙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梁韩莹; 马云豪; 李涵; 李东阳; 仲维剑; 马国武
    • 摘要: 背景:自体牙本质颗粒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骨增量手术中。适度的脱矿处理可以使牙本质表面的胶原和生长因子暴露,促进骨再生,但脱矿程度如何控制尚无明确报道。目的:评价不同程度脱矿的自体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在牙槽骨位点保存术中的促进骨再生效能。方法:选取比格犬6只,均拔除双侧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经过打磨、粉碎、筛选、浸酸、消毒、清洗等处理制成直径0.5-1.0 mm的牙本质颗粒,浸入2%硝酸中不同时间进行不脱矿(0 min)、轻度(1 min)、中度(10 min)及重度(40 min)脱矿处理,将4种自体牙本质颗粒随机植入4个拔牙窝内,未植入牙本质颗粒的拔牙窝为空白对照。移植后6个月对植骨区进行大体观察、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1)大体观察:植入牙本质颗粒组牙槽嵴顶丰满,空白对照组牙槽嵴顶凹陷不连续;(2)锥形束CT检测显示,植入牙本质颗粒组牙槽嵴连续平整,空白对照组嵴顶不连续且牙槽窝内密度较低,未脱矿组、轻度脱矿组牙槽窝内密度不均,可见散在的高密度影;中度脱矿组牙槽窝充实,密度均匀;重度脱矿组牙槽窝内大面积空虚,呈低密度影象;(3)组织学观察:未脱矿组仍有较多的牙本质颗粒残余,颗粒内可见虫噬状缺损,颗粒外围被排列散乱的新生骨组织包裹;轻度脱矿组残余少量牙本质颗粒且被新生骨包裹;中度脱矿组牙本质颗粒零星残余,骨细胞排列规律有序;重度脱矿组无牙本质颗粒残余,骨细胞成熟,排列规律;空白对照组牙槽窝内骨小梁排列紊乱,骨髓腔内含较多纤维结缔组织;(4)结果表明:不同程度脱矿的自体牙本质颗粒在牙槽骨保存术中均可以引导新骨生成,其中脱矿10 min的牙本质颗粒促骨再生效果更好。
    • 刘龙珠; 龙远铸; 杨成雪; 仲欣琪; 汪一芳; 刘建国
    • 摘要: 背景:口腔颌骨缺损修复常选择骨移植材料和人工骨替代材料两种,骨移植材料有其优点,但存在免疫反应、来源不足等缺陷,人工骨替代材料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应用潜力巨大.目的:探讨侧链接枝氨基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作为口腔人造颌骨材料的制备方法,并进行表征.方法:在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赋予氨基,再进行接枝改性,将接枝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与聚乳酸复合,制作人造颌骨材料,复合材料中接枝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含量分别为10%,30%,50%,表征材料的理化性能、机械力学性能与细胞相容性.结果 与结论:①核磁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热失重分析显示,实验成功制备了氨基接枝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透射电镜下可见,氨基接枝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有机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仍能以纳米尺寸分散,稳定的分散状态可以维持超过180 d;②扫描电镜下可见,当复合材料中的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为10%,30%时,显示出了优秀的纳米级分散效果;当含量为50%时,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不能均匀分散于聚乳酸体系中;③随着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拉伸强度降低、弹性模量升高,综合考虑下复合材料中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为10%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④CCK8实验显示,氨基接枝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为10%)/聚乳酸复合材料对小鼠成纤维细胞无明显的毒性;⑤结果表明,氨基接枝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为10%)/聚乳酸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力学性能与细胞相容性.
    • 霍智铭; 文磊; 关宏刚; 陈超
    • 摘要: 目的探讨经伤椎植骨置钉间接减压治疗高椎管占位率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椎管占位率超过40%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A组采用经伤椎植骨置钉间接减压治疗,B组采用跨节段置钉直接减压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术前、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矢状面Cobb角、椎管占位率,记录骨性融合及内固定物断裂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超过1年。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伤椎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内固定物断裂。结论经伤椎植骨置钉间接减压治疗高椎管占位率的胸腰椎骨折中短期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 唐迪; 钟鸿志; 梁凯路
    • 摘要: 目的:Meta分析比较锁定钢板结合同种异体腓骨支撑(FA组)与单独锁定钢板固定(LP组)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0年3月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关于锁定钢板结合同种异体腓骨支撑与单独使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术后肱骨头高度丢失,肱骨颈干角改变,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生(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肱骨头内翻畸形率,肱骨头坏死率及术后螺钉穿出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均为队列研究,共749例患者,其中FA组300例,LP组44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锁定钢板结合同种异体腓骨支撑与单独锁定钢板固定在肱骨头高度丢失[MD=-2.69,95%CI(-3.24,-2.13),P<0.00001],颈干角改变[MD=-5.65,95%CI(-7.18,-4.12),P<0.00001],Constant-Murley评分[MD=9.00,95%CI(4.26,13.73),P=0.0002],ASES评分[MD=5.56,95%CI(4.29,6.84),P<0.00001],VAS评分[MD=-0.23,95%CI(-0.37,-0.09),P=0.001],肱骨头内翻发生率[RR=0.22,95%CI(0.09,0.53),P=0.0007],螺钉穿出率[RR=0.26,95%CI(0.13,0.55),P=0.0003]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在肱骨头坏死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8,95%CI(0.57,2.45),P=0.65]。结论:对于成人不稳定肱骨近端骨折,与单独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锁定钢板结合同种异体腓骨髓内支撑治疗能够改善术后影像学和肩关节功能,减少术后疼痛,降低术后肱骨头内翻畸形率和螺钉穿出率,但在降低术后肱骨头坏死率方面效果尚不确切。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影响,本研究结论还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 文兴贵; 窦一鸣; 沈先月; 唐金烁; 肖建林; 高忠礼; 左建林
    • 摘要: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因其往往造成严重髋关节炎影响髋关节功能而成为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一大病因。因其特殊的髋臼形态使得在为此类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时髋臼的重建成为一直以来讨论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在分型为CroweⅡ、Ⅲ型的髋臼中,由于股骨头的脱位造成真臼上方的骨缺损导致在真臼处重建髋臼时臼杯的稳定性必将受到影响。许多髋臼重建方法,如髋臼周围结构植骨、小臼杯的使用、髋臼内移、高髋中心技术被用于增加臼杯宿主骨覆盖。但各种方法均各有不可忽视的缺点,以至于目前对于CroweⅡ、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臼重建方法尚未有统一的结论,本文结合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臼发育形态对各种重建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 张明涛; 刘嘉鑫; 杨智涛; 刘涛; 张柏荣; 安丽萍; 韵向东
    • 摘要: 目的:探讨关节镜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早期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行关节镜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患者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17~55(32.88±12.33)岁。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Rowe肩关节不稳评分(Rowes rating system for Bankart repair,Rowe),牛津大学肩关节不稳评分(Oxford Shoulder Instability Score,OSIS)及简便肩关节功能测试评分(Simple Shoulder Test,SST)评价肩关节功能,并记录术前、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17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7~25(18.4±5.4)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及再脱位发生情况。Rowe评分由术前的(26.2±6.0)分增至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的(74.4±4.0)、(82.4±3.1)分,术后不同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IS评分由术前的(37.0±3.6)分增至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的(47.4±2.6)、(52.7±2.6)分,术后不同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T评分由术前的(6.8±0.7)分增至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的(9.8±0.8)、(11.6±2.6)分,术后不同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主动体侧外旋和外展外旋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关节镜自体关软骨移植治疗关节盂骨折缺损<20%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早期临床疗效及稳定性,是一种可靠且有效的手术。
    • 孙洋; 刘印华
    • 摘要: 腕骨骨折多发于青年患者,其中最常见的为腕舟骨骨折,军事训练中容易发生^([1])。骨折后症状轻微,短期可缓解,易被忽视。如不及时治疗,易发生骨折不愈合,少数患者骨不愈合会伴有舟骨背弓畸形,晚期导致进行性腕骨塌陷(scaphoid nonunion advance collapse,SNAC),长期腕关节疼痛,严重影响腕关节功能。我科2015-06至2020-06采用前方植骨内固定治疗训练伤致腕舟骨骨折不愈合伴背弓畸形11例,取得较满意疗效。
    • 邓光茂; 陈小虎
    • 摘要: 目的:探索膝骨性关节炎运用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治疗效果分析。方法:筛选我院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共72例,于2020年4月—2021年10月入院,按照盲抽签法将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36例)行常规传统理疗与药物治疗,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以及血清β-catenin和DKK-1水平指标,计算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更低,对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相比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运用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控制患者病情,促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 周邦瑜; 刘飞飞; 任莉荣; 阮玉山; 李绍波
    • 摘要: 目前因为交通事故、创伤、感染等因素导致的骨缺损越来越常见,骨缺损的治疗负担仍然很大,这些损伤具有重要深远的临床和经济社会影响。长期受到并发症和再手术发生率高以及功能结果差的限制,其治疗仍存在困难。对于骨缺损的治疗手段也是备受关注,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骨移植手术,而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先进的治疗技术,比如Masquelet技术、Ilizarov骨搬移技术、组织工程骨技术、基因疗法等。本篇文章就目前现有的一些治疗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治疗思路。
    • 唐慧斌; 孙振国; 翁伟; 张占丰; 杨红航
    •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加自体骨屑植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结合自体骨屑植骨,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68~82(78.89±3.32)岁;初次置换术后至翻修时间9~22(16.33±2.93)年。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截骨块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纳入研究的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6~38(25.78±6.65)个月。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切口长度16~21(18.89±1.32)cm。手术时间105~128(115.44±6.59)min;出血量240~285(267.44±13.77)ml。截骨块愈合时间12~18(15.61±1.75)周;患者完全负重活动时间14~22(17.78±2.53)周。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47.11±5.04)分,完全负重活动时髋关节Harris评分(76.39±3.85)分,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82.22±2.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发生患肢短缩、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假体松动及下沉、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时,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结合自体骨屑植骨,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但需要术者对翻修术前、术中及术后恢复等各个时期做好系统规划。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