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雪菊

雪菊

雪菊的相关文献在2012年到2022年内共计29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轻工业、手工业、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1770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食品安全导刊、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中成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四届中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暨中医药学科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研讨会、第三届中国民族医药教育论坛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教育分会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中药分析学术交流会等;雪菊的相关文献由631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安新、秦勇、王亮等。

雪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 占比:0.83%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1770 占比:99.12%

总计:11874篇

雪菊—发文趋势图

雪菊

-研究学者

  • 陈安新
  • 秦勇
  • 王亮
  • 吴旭
  • 陈伟
  • 张媛
  • 江虹
  • 吴晓菊
  • 毛新民
  • 丁慧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颖
    • 摘要: 为深入了解雪菊研究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以CNKI(中国知网)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该领域数10年来的发文量、作者发文情况、高被引论文、高频关键词及硕博论文等方面的进展状况,旨在为雪菊的深度研发及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 徐升凯; 陈新梅; 陈莘雨
    • 摘要: 雪菊提取物具有众多药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近五年雪菊提取物药用价值的相关研究;介绍了雪菊提取物对肠道菌群的调节功能、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等药用价值,以期对雪菊提取物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做出较为全面的总结,为今后雪菊提取物药用价值的深入研究和推广提供一定参考。
    • 马瑞; 李爽; 王祯; 高娟娟; 谢艾迪; 韩海霞
    • 摘要: 目的筛选雪菊的抗抑郁有效部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考察雪菊75%乙醇提取物的30%、50%、70%、90%乙醇洗脱部位(CCTE)的抗抑郁作用。采用小鼠甩头实验、利血平拮抗实验、育亨宾毒性增强实验和体外单胺氧化酶(MAO)抑制实验,探究有效部位与5-羟色胺(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相关的作用机制。结果雪菊75%乙醇提取物的50%、70%CCTE能显著缩短小鼠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的累计静止不动时间(P<0.05或P<0.01),增加小鼠的甩头次数(P<0.01),显著逆转利血平引起的眼睑下垂、肛温下降和运动不能(P<0.05或P<0.01),增加育亨宾毒性导致的小鼠死亡只数(P<0.01);雪菊中奥卡宁(CCT-6)、异奥卡宁(CCT-7)、花旗松素(CCT-8)对MAO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71、37.89、67.07μmol/L。结论雪菊75%乙醇提取物的50%、70%CCTE是雪菊抗抑郁的有效部位,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增加5-HT浓度及活化NE能神经有关。CCT-6、CCT-7和CCT-8抑制MAO可能是雪菊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之一。
    • 冯昱龙; 彭娟; 贺小刚; 于佳萍; 韩想; 楚刚辉
    • 摘要: 建立了一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测定不同产地雪菊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以10个不同产地的100份雪菊样品为对象,采用NaNO_(2)-Al(NO_(3))_(3)比色法对来自不同产地的雪菊进行总黄酮含量测定;通过不同产地雪菊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和对应的总黄酮含量,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雪菊总黄酮含量的快速测定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连续小波变换与标准正态变换的方法进行光谱预处理,所建立的定量模型稳健有效,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862,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为0.6259,预测残差值为4.0907,预测回收率为93.06%~104.64%。说明通过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实现快速测定不同产地雪菊中总黄酮的含量,该方法预测效果良好,结果准确,对快速、无损地测定其他植物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李作铭; 罗莉; 张佳茹; 唐飞飞; 姚新成
    • 摘要: 目的 以人工掺钒雪菊为原料,采用中心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筛选人工掺钒雪菊总黄酮和钒提取工艺参数。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液料比为影响因素,总黄酮提取率和钒含量为评价指标,中心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总黄酮和钒提取工艺。结果 在乙醇体积分数63%,超声时间为31 min,液料比26∶1的最佳条件下,人工掺钒雪菊总黄酮提取率为4.56%±0.03%,钒含量为(10.32±0.04)μg。结论 中心设计-响应面优化钒黄酮配合物提取工艺可行,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可从人工掺钒雪菊中获得较高的总黄酮和钒含量提取物。
    • 李作铭; 罗莉; 崔源源; 姚新成
    • 摘要: 目的:以掺杂的方法制备掺钒雪菊,探究雪菊富钒的可行性,并考察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及其酶抑制作用类型。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钒(V)含量,并计算雪菊富钒率;以4-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测定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并进行抑制动力学分析。结果:经测定,雪菊富钒能力较强,钒化合物浓度在25~800mg/L范围内,雪菊富集钒总量在1.44~30.82mg/kg之间。当钒溶液浓度为50mg/L时,富钒率最高;掺钒雪菊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67.08±1.15μg/mL,且抑制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酶抑制动力学实验研究发现其提取物为混合型抑制类型。结论:在适宜的钒浓度条件下,掺钒雪菊提取物具有较高的富钒率和较强的酶抑制活性。
    • 李志元; 江虹; 马艳; 姜秀梅; 张力方; 梁志国; 王泽鹏; 唐亮; 梁肖; 秦勇
    • 摘要: 为探讨氮素水平对雪菊幼苗中黄酮类化合物和矿质营养累积的影响,以采自新疆皮山县克里阳乡的雪菊种子为供试材料,分别设置0(N1)、0.625(N2)、1.250(N3)、2.500(N4)、和5.000(N5)mmol·L^(-1)Ca(NO_(3))_(2)共5个氮素水平处理雪菊幼苗,对雪菊的形态指标、矿质元素含量、黄酮类物质含量及关键酶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施用水平的增加,雪菊幼苗植株的碳/氮呈下降趋势,根、茎、叶中矿质元素含量发生显著变化。黄酮类化合物在较低氮素水平(N1、N2和N3处理)时含量较高,与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化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查尔酮合成酶活性密切相关。相关分析表明,雪菊植株内部矿质营养平衡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有显著影响,特别是植株体内钾、钙、铜和铁元素的含量。综上所述,氮素的有效性及植株内部矿质营养的平衡可显著影响雪菊黄酮类物质的积累,为改善雪菊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及建立雪菊最佳种植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 高娟娟; 李爽; 马瑞; 邵蕾; 谢艾迪; 王祯; 赵怡; 黎钰欣; 韩海霞
    • 摘要: 该研究探讨雪菊乙醇提取物对ACR所致人肝癌HepG_(2)细胞损伤及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细胞存活率评价雪菊乙醇提取物对HepG_(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小鼠体重变化、肝功能和肝脏病理切片结果评价雪菊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测定氧化指标探讨保护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雪菊乙醇提取物(2.00 mg/mL)预孵育可使ACR致毒的HepG_(2)细胞存活率增加12.81%,细胞内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分别降低了57.67%、4.68nmol/m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分别提高了4.68、10.48、13.81 U/mg。雪菊乙醇提取物低(0.25 g/kg)、中(0.5 g/kg)、高剂量(1.0g/kg)组小鼠体重增长率是ACR组的2.2-2.5倍。高剂量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分别降低了27.76、46.79U/L,MDA降低了1.86 nmol/mg,SOD、GSH-Px分别提高了56.73、330.44 U/mg;肝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雪菊乙醇提取物可改善肝小叶结构和肝细胞形态,减轻小鼠肝组织损伤。综上所述,雪菊乙醇提取物能够阻止ACR对HepG_(2)细胞和小鼠肝组织的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能力有关。
    • 吕青遥; 周敏; 周慧玲; 焦士蓉
    • 摘要: 目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雪菊资源。方法:采用盐酸水解法处理样品(和田、乌鲁木齐、阿坝、泸定、西宁5个产地雪菊),使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其17种氨基酸含量,在此基础上,分析雪菊氨基酸的呈味特征,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颁布氨基酸模式谱相比较,计算雪菊的氨基酸比值(RAA)、氨基酸比值系数(RC)、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并对雪菊的17种氨基酸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雪菊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5种产地雪菊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差距不大。泸定、阿坝雪菊呈味特征以苦味为主,其余3种雪菊呈味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鲜味、苦味、甜味。与氨基酸模式谱相比较,5个产地雪菊中Met+Cys均低于模式谱标准,泸定、和田与乌鲁木齐的其他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均接近并高于模式谱标准。根据RC值大小,可确定Met与Cys为雪菊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各产地雪菊SRC值为75~80,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T值)为31%~36%,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N值)为46%~55%。5个产地雪菊E/N值均略低于FAO/WHO理想蛋白质标准。结论:雪菊有丰富的氨基酸,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且冲泡口感好,可深入开发。
    • 卓冰雨; 魏胜利; 冯紫薇; 石玥; 任蜜蜜; 赵婷; 张媛
    •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批次的雪菊及其变异类型CTv-1质量,以期为雪菊的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解剖镜对雪菊和CTv-1头状花序的外观性状特征进行观察,通过花冠和内外苞片的石蜡切片,观察其组织构造,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2种雪菊的HPLC指纹图谱、2种黄酮类化合物(马里苷和奥卡宁)含量以及雪菊总糖含量等进行研究.结果 雪菊及其变异类型CTv-1在显微组织构造、指纹图谱相似度和3种成分含量上无显著差异.在外观性状方面,CTv-1的舌状花冠为纯黄色,花朵完整且不易破碎,而雪菊是由黄色和深褐色两种颜色组成.结论 2种雪菊商品质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不易破碎的CTv-1更适合作为茶用雪菊,易破碎的雪菊可以作为药用原料.本研究为雪菊商品市场用途定向分类提供了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